中国园林网10月14日消息:83%的森林覆盖率、二级空气质量和主要江河Ⅱ类水体……
凡是来过吉林省白山市的人都会被这里的绿色和美丽所吸引。这里的人们经过艰苦努力,把这片好河山打造成为美丽中国的缩影和窗口,同时也是东北亚的绿色安全屏障。
良好的生态环境造就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5年中白山市保持年均20%的经济高增长,成为转型发展、绿色崛起的标杆,而这一切都源于市委提出并积极推进的生态立市战略,其核心是发展生态产业和提高生态意识。
推进生态立市
实施最严格准入制度
全面推进生态立市战略,首先是转变发展观念。白山市委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价值观,在生态保护面前,再大的诱惑也不动心,再小的错误也不姑息。大力倡导关爱自然、尊重生态、保护环境,遵循自然规律,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禁止对自然无节制地攫取、对资源无序地开发。
“白山地处长白山腹地,保持青山绿水、保护长白山生态屏障、保证一江清水向东流,是政治责任,也是白山自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白山市委书记李伟说。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是生态立市之本。白山市严格实行空间、总量、项目“三位一体”的环境准入制度,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制度。
白山市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体系。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土地管理制度,推进矿产资源“整装勘查”。大力实施长白山天然林保护、生态恢复、水土流失治理、“天保二期”等生态工程,统筹人力、物力等资源,形成合力保护长白山区生态环境的体制和机制。
同时,白山市打出环保组合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建设生态白山、宜居白山。切实抓好森林培育和保护,积极实施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先后实施了长白山天然林保护、生态恢复、造林绿化、“天保工程”、“三北防护工程”等生态工程。
据悉,5年来,白山市累计人工造林88.27万亩,退耕还林9.82万亩,生态造林4.9万亩,全市林地面积增长0.46%,退耕还林约2.7万公顷,市区环城山绿化350公顷,江河绿化277公里,公路绿化849公里,森林面积增长0.46%,森林覆盖率增长2.1%。
发展生态产业
开辟清洁生产新途径
发展生态产业,是为实施生态立市战略输血。而新的生态产业群形成,则要从根本上转变生产发展方式。生产发展方式的转变,不是小打小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次产业革命,必须以群体形式推进,用生态产业群去替代污染企业。
白山的林业、特产、矿产、水能以及旅游资源相当丰富,生态优势得天独厚。白山市充分挖掘和发挥资源、生态的比较优势和发展空间,集聚生产要素,壮大经济规模,大力推进旅游、矿泉水、人参产业等,形成生态产业群。
据悉,白山市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1处、3A级旅游景区10处、国家级森林公园3处、地质公园两处。近两年来,全市旅游产业实现增加值约21亿元。
此外,白山市矿泉水产业云集了全国数家大型企业。围绕发挥世界三大矿泉水富集地之一的“金牌”资源优势,坚持“打水牌、兴水业、吃水饭、建水都”,建成国际矿泉城。白山还是全国人参主产区,人参年产量占全国50%,出口量占全国65%。围绕这一优势,白山市加快推进人参产业“二次创业”,打响“吉林长白山人参”品牌。
同时,白山市紧紧把握产业动向和政策导向,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领域率先突破,抢占新兴产业发展先机,构建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这些生态产业,将污染拒之门外,开启了清洁生产新途径。
融入生态理念
城镇化建设成效显著
松山中心林场的老职工姜青龙搬进小区后,在镇里找了一份木材加工的工作。原来每月只有400元的下岗工资,现在每月能收入2000多元。并且,自家只出了3万多元就住上了两室一厅的小区楼房,老两口甭提有多高兴了。
据初步测算,全市通过生态移民,可新增9.1万公顷还林土地,新增森林面积相当于全市森林总面积的5.6%,如果按照每公顷植树3000株计算,新增还林地可植树2.73亿株,按照15年采伐期、每公顷出材90立方米计算,还林后可新增木材产量820万立方米,相当于每年新增木材产量55万立方米。
白山生态城镇化建设是生态立市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初具规模。把生态理念融入城镇化建设全过程,打造具有特色的“生态城镇化”新模式,是白山市的创举。
由此,白山市构筑了新的城镇布局,整体规划了山水园林城和一批特色小镇,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集约节约利用。
以实现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白山市城镇化建设让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并大大提高了就业率。比如,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不仅安排了大量当地青年,还解决了不少来自全国各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同时,白山市坚持把生态移民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力抓手,加快推动林区居民向城镇和人口密集区聚集,初步实现了发展林区经济、土地资源增效、改善林区居民生活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多赢目标。5年来,累计完成各类棚户区改造1200万平方米,受益人口超过18万户、50万人。
此外,全市新增林地每年可以消耗二氧化碳3327万吨、释放氧气2429万吨。而通过生态移民迁出的林区居民达8.2万户、近20万人,每年可节约烧柴181.6万立方米,超出2012年全省木材采伐量49.9万立方米。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