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0月11日消息:10月5日清晨,北京地坛公园门前,两位老人一边晨练一边闲聊,其中一位说:“今年的天气有点儿怪,北方涝够呛,南方旱够呛。”另一位说:“这几年‘五十年不遇’、‘百年不遇’的天气全让咱们赶上了。”
人们的感受是真切的。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洪涝、高温干旱、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出现频率呈增强趋势。9月27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为气候变暖的事实提供了更为确凿的数据。
与此同时,我国林业有害生物呈现适生范围不断扩大、发生期提前、世代数增加、发生周期缩短和危害程度加大等规律。这与气候变化有无关联?若有关联,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该如何应对气候之“变”?《中国绿色时报》记者近日采访了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测报处处长赵铁良。
气候变化对林业生物灾害影响深远
据人民网9月6日报道,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数百种农作物病虫害的活动范围正向南北两极扩张,导致这一趋势最有可能的解释是气候变化。同样,气候变化对林业有害生物也正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我国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十几种扩增到现在的上百种,其中气候变化是重要原因之一。”赵铁良说,“气温升高、持续干旱和极端灾害性天气还使多种次级害虫变为危害严重的主要害虫,林业有害生物的暴发周期相应缩短。”从事了30多年森防工作的赵铁良对此感受明显:“例如松毛虫,历史上10年左右暴发一次,但近20年来暴发周期已缩短到5年至7年。”
气候变化还使我国林业有害生物的越冬存活率提高、发生期提前,极易暴发成灾;林业有害生物的分布区域不断北移,灾害发生的范围扩大,发生程度趋向严重。此外,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群、各地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和流行模式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回顾近几年来的极端天气:2008年江西、湖南等地的雨雪冰冻灾害,2009年福建夏秋连旱,2010年广西、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特大春旱和江西洪涝灾害等,都造成了当地森林病虫害的暴发。今夏,我国北涝南旱的灾害性天气又将对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造成什么影响?
赵铁良说,今年我国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发展情况受气候变化,尤其是气温和降水,影响显著。如今年4月,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偏低,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始见期较常年推迟;到了7月、8月,气温又普遍较常年偏高,美国白蛾发育加速,二代、三代危害期较常年提前,在河北一些地方第三代造成严重危害。像杨小舟蛾、杨扇舟蛾,前二代发生还较为平稳,但到了3代以后,受气温偏高影响,在江苏、安徽、河北、山东危害加重,并在局部地区出现了连续三代、第五代仍然成灾的现象。截至9月底,杨树舟蛾类害虫在我国发生面积已超过820万亩,同比上升超过20%。持续高温干旱还导致了竹蝗在湖南多地暴发成灾。近年来陕西发生的多起胡蜂伤人事件,也与气候变暖导致林果收获期和胡蜂活动期重叠相关。此外,灾害性天气容易诱发突发性林业生物灾害,久旱不雨和长期洪涝会造成林木树势衰弱,抗逆性降低,易于遭受有害生物侵袭;台风和雨雪冰冻灾害会造成大量倒木,可引发小蠹虫类等次期性害虫的暴发。
营造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方能治本
气候变化条件下的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的新情况,对林业生物灾害防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国家林业局森防总站主持开展了为期4年的“气候变化对林业生物灾害影响及适应对策研究”。在微观方面,课题组制订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历,指导各地开展防治;在宏观方面,课题组从政策法规、体系建设、资金投入、科研支撑等不同角度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林业生物灾害防控的公共策略。
林业生物灾害发生的本质是生态问题,营造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是防控林业生物灾害的治本之策。首先必须将林业生物灾害防控纳入营造林全过程管理,倡导培育健康森林,通过合理配置林分结构,实现森林病虫害自控、水土保持能力增强和森林资源产值的提高。具体包括:选育抗性品种,科学营造林,合理改造抚育,优化经营利用,注重灾害管理等。
气候变化条件下的林业有害生物的消长,需要有效的监测手段来及时发现。目前我国监测工作基础薄弱,应构建基于网格化管理的林业生物灾害监测预警组织体系、信息采集系统、信息分析和管理系统、信息发布系统,实现对林业生物灾害全面监测、准确预报、及时预警,为生产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还要强化外来有害生物风险管理;提升林业有害生物应急处置能力,推进重大林业生物灾害工程治理,建立健全防治作业系统、物资保障系统、突发生物灾害应急系统和防治评估系统;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支撑等。
向社会预警,突出公共服务职能
“在重庆南部、贵州中北部、湖南南部一带马尾松毛虫以及松褐天牛等林业害虫的危害也会加重,局部地区有成灾的可能性。”这是7月29日国家林业局和中国气象局在央视天气预报栏目中联合播报的信息。针对今夏我国南方地区持续高温干旱天气,森防总站发布多期《虫情动态》和《病虫快讯》等专刊,及时主动向社会预警,指导各地加强防控,有效预防了林业生物灾害的大面积暴发。
赵铁良说,监测预警是科学防控灾害的前提。随着我国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大力推进,林业经营主体呈现多元化格局,公众对林业生物灾害信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必须面向社会、主动服务,切实发挥防灾减灾作用,担负起公共信息服务职责。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已累计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等多种有效渠道,向社会发布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信息4000多条。在福建、山东、辽宁和新疆,基于国家级中心测报点的监测预报公共服务规范化试点正在运作之中。国家森林网络医院建成以来,已接受社会群众访问累计1636万人次,解答相关咨询6500多人次。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监测预报工作将以服务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建设为中心,以完善监测体系、落实监测责任、提升科技含量、创新工作机制为抓手,更加注重监测预报的防灾减灾实效,更加突出监测预报的公共服务职能,努力实现“最及时的监测、最准确的预报、最主动的预警”。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