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集物联网技术 北京试点园林植物“身份管理”

2012年09月06日 17:50园林网

固定在后海儿童乐园杨树树干

固定在后海儿童乐园杨树树干

碧桃枝条上的二维码标签

碧桃枝条上的二维码标签

中国园林资材网9月6日消息:“树干上的这些小方块纸片是做什么用的?上面还印着黑色的特殊图形?”在北京什刹海景区后海儿童乐园,一株株银杏、杨树、柏树等古树无一例外地被贴上了全新的电子标签,这些外型小巧的“身份证”引来不少市民的关注。“这些古树是北京市西城区园林绿化局实施园林植物条码化管理的首批试点之一,这项先进的科研成果将使繁琐的园林管养变得既轻松又高效。”北京盛源金能新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曹敬东说。

科学管养是当前园林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但是很多城市都存在大量绿化数据遗漏、绿地管护单位多,相关数据存放分散等问题。而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园林植物及绿地养护是一项内容繁杂、劳动量大、日复一日经受风吹日晒的辛苦活,而修剪树枝、病虫害防治等工作有时甚至还很危险。随着行业的不断进步,提高园林管养水平越发受到重视,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明显“跟不上趟”,及时、准确、全面地收集和处理各种园林绿化信息成为各地园林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和迫切需求。“正是基于这一大背景,我们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经过一年多的时间研发出这项全新技术———园林植物条码化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有了它,就相当于给树木装上一颗跳动的‘芯’。”曹敬东表示,该项技术在全国园林行业也是首屈一指,它首次将电子标签、卫星定位(GPS)、地理信息系统(GIS)、无线传输(GPRS)、移动网络(WAP)、自动化控制等多项物联网技术集中应用于园林绿化行业,利用软件管理动态、高效、简便、全面、直观的优势,实现园林植物数据采集、动态跟踪、统计分析、决策预警等功能。

在该公司办公室,记者见到了3种新型植物标签———一维条码标签、二维码标签和RFID电子标签。据公司总工程师王盼和技术部工程师郝中智介绍,根据树木的级别和监管的重要程度,使用方可以选择不同的标签,但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为树木、绿地绑定了一个唯一的“身份证”。通过这个唯一的标识可以查看公园绿地中植物的养护、防疫等工作,进行记录和统计,利用这些数据科学安排养护作业、古树保护、病虫害防治等工作,真正实现绿地植物的精细化管理。

郝中智拿着一个专为古树定制的RFID电子标签说:“借助卫星定位技术,古树所在位置能清晰显示在电子地图上。标签外壳为特种材料,具有防水、耐高温、抗老化等功能,非常省电,还很环保。”

“如果是普通绿地和绿化植物,可以选用一维码标签或二维码标签。还有用于灌木的特殊标签,只需将标签对折套在树枝上,两头标有二维码的不干胶贴在一起即可。”

“这个大家伙是手持终端读写器,采用工业级设备,防水、抗摔、易于携带,能够适应园林绿化的工作环境。其内部配有一维码、二维码读写器、电子标签(RFID)采集器和管理软件,操作人员只需将其对准标签,按照提示将园林数据逐条录入,这些信息就会存入手持机数据库,再通过无线网络上传至中心服务器。如果想获知管养信息,同样是将手持终端器对准标签,上述信息就能显示在手持机屏幕上,一览无遗。”郝中智解释道,实际应用中,管理人员将每一次浇水、修剪、病虫害防治等信息进行汇总、保存,此举不仅能确保科学管理,避免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及资源浪费,便于人员工作量考核,最终还能实现对每一株树木全生命周期的跟踪管理。根据不同地点树木的温湿度与病虫害发病情况制作的对比曲线图表,还能对了解病虫害诱因、发生周期有所帮助,对未来园林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控,避免防治不当或防治过度导致环境污染等问题发生。

据曹敬东介绍,与管理软件相配套的“园林百科”网也已建成,可以让市民通过手机等联网设备直接读取二维码中信息,方便其认识植物、认养树木、参与管理、了解园林特有的文化及艺术,展示城市园林发展成果。“市民在发现一些园林病虫害情况后,也可将照片上传至网站,由专家或专业人员进行解答和处理。”郝中智补充道,在汛期如果出现树木倒伏,市民报险时可以直接提供树木的条码,管理机构通过条码就能查询到树木地点、权属单位,方便、快捷地下达抢险任务,迅速完成抢险工作。

曹敬东表示,目前该系统已在西城区多个公园试点使用,利用软件系统强大的数据库功能,通过对园林植物数据的分析与挖掘,结合园林绿化管理的业务流程,力争建立起一套信息精确采集、实时传输、协同工作、高效运行的园林智能化管理系统。下一步,该公司将继续完善相关技术,逐步扩大应用范围,为今后的生态模拟、生态预警工作奠定基础。

荐阅读:

大树底下好乘凉 特色资材(图)

焦作:街头健身器材“缺胳膊少腿”

厦门三条主干道将改造人行道 铺灰色透水砖

新疆伊宁县建设首座鸟巢大棚培育苗木

(来源:园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