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9月28日消息:冷门景点降价,热门景点的门票价格却又要上涨了。中国热门景点不仅普遍进入“百元时代”,门票价格还要“更上一层楼”,这样的“冷热不均”让游客十分感慨。相关专家表示,景区首先是公共产品,只有改变单纯靠门票收入来盈利的模式,才能让过热的“门票经济”降温。
【专家】 降价不能流于形式
“今年年初,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CPI涨幅为5.4%。根据上一轮‘五一’期间景区票价上涨幅度计算,三年涨幅即使按最低标准20%计算,年均增长也超过了6%,高于CPI增速。”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马建华教授介绍,中国热门景点门票价格普遍进入百元时代,成为游客的负担。
“国内游客出游的各项开支中,景点门票占21.92%,超过交通、购物、餐饮、住宿、文化娱乐,成为最大的一项开支。这引起了全社会的强烈不满,也逼迫一些年轻人玩起了逃票的把戏。”马建华说。
“虽然在消费者眼里,这次80家景区价格调整还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但毕竟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有着多重积极意义。”省社科院副院长谷建全表示,只要开了一个头,以后估计会有更多的5A级景点参与降价活动,而且降价幅度也会大。
但他同时表示,“降价不能流于形式、不能有‘水分’,否则就会让公众对国内旅游业失去信心。”
“实际上,这几年,好多景点都在涨价,引发了民众的不满情绪,这次发改委的出发点是好的,是顺应民意之举,值得肯定。”省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宋向清表示。不过,他表示,从目前发改委公布的名单来看,恐怕不但不能让广大游客满意,相反会让观众认为这是发改委在搪塞民意,忽悠大众。
宋向清说,景点门票价格偏高、涨价幅度过大,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发改委出台旅游景区降价政策的目的应当是让利于民,让广大游客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而不能在景区吸引不了游客的情况下,把“不值钱”、“没销量”的旅游景区当做“劣质”商品,把降价政策当成赤裸裸的促销手段,进而吸引游客。
【未来】 还有景区要涨价
郑州市民张丽娜准备“十一”和丈夫出门旅游,但是一些她心仪的景区,价格又要上涨了。“我早就想去峨眉山风景区了,但听说他们要涨价了,旺季门票价格从150元涨到185元,淡季门票价格从90元涨到110元,半年后执行。趁着还没涨价,得赶紧去看看”。
实际上,涨价的景区不在少数,从今年4月起,河北省赵云庙景区、赵州桥、隆兴寺、江西省井冈山、扬州瘦西湖、山东台儿庄古城等热门景区,门票价格大多上涨了20%以上,有的景点门票价格涨幅甚至高达60%。而丽江玉龙雪山索道票价也正在申请涨价。
“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高、运营成本上升、旅游产品单一,是国内景区门票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马建华教授介绍,“更重要的是,当前旅游产品发展存在失控现象:地方政府不惜代价斥资打造景区,一方面意在拉动当地GDP;另一方面,与其他产品不同,旅游景区具有很高的附加值。一个地区如果拥有知名景点,很容易成为当地政府的名片。另外,好多地方还没有树立起大旅游的发展观念,只是停留在过去那种比较狭隘的拉高门票价格发展经济的阶段。”
他分析,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改变景区的模式。“成熟的景区运营模式,应该是提高游客在景区的二次、三次消费,着重提高‘衣食住行娱’等综合经济效益,而不再单纯依靠门票收入”。
谷建全建议,“景区门票定价不能完全采用市场化体系,也应该受到有关物价部门的约束。景区首先是公共产品,所有公民都可享受。更重要的是,当地政府应及时将景区收入用于民生建设。”
“双节”出游人次或创新高,“宰客潮”会否卷土重来?
一顿海鲜吃掉两个月的工资,住一晚海景房近3000元,一桌家常饭菜花去万元……这些至今仍历历在目的宰客案例,无法阻挡人们的出行欲望,最新调查显示,即将到来的这个中秋、国庆长假,我国居民出游意愿高达87.9%,出游人次有望再创新高,而备受诟病的“宰客潮”是否会卷土重来呢?
“中秋、国庆两节相连,形成难得的8天长假,同时,高速公路对小型客车免费新政策出台,都大大刺激了人们的出游意愿。”海南省旅游发展研究会会长王健生分析说,这个黄金周出游人次有望创出新高。
随着假日临近,在部分旅游热点地区,一些利欲熏心的商家又蠢蠢欲动,“宰客经济”呈现抬头迹象。记者暗访海南省多家旅游景点发现,景区景点内的商品价格普遍上涨两成多,游玩项目的价格也是涨了一番,平时10元一张的民族服装照,如今涨到20元至30元不等。
黄金周不能变成“宰客周”!多位旅游界业内人士认为,如果任由黄金周宰客欺诈行为泛滥,消费者的权益受到损害,最终将使黄金周的“含金量”大打折扣,消费者与商家的“双赢”局面也变成“双损”。
随着十一黄金周临近,海南、贵州、山东、北京等多地旅游管理部门出台多项措施整顿旅游市场,公布监督电话,严防欺客、宰客事件发生。
推荐阅读:
(来源:东方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