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9月25日消息:日前,由市政府组织编制的《哈尔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1-2020)》(以下简称《规划》)获省政府批准,确定了我市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风貌街区和历史性绿地环境保护区等具体内容。
据介绍,哈尔滨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规划》系统研究了我市历史文化价值,提出了名城保护原则、规划目标和框架,明确了城市整体格局和风貌保护要求,确定了3个历史城区、13个历史文化街区、9个历史文化风貌区、18处历史性绿地环境保护区、415处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措施。
历史城区将控制人口增加绿化
哈市独特的建筑特色和城市风貌主要存在于老城区之中,道里、道外与南岗三个由铁路线分割的历史城区,分别集中了体现新艺术运动、折衷主义、中西合璧的巴洛克等多种流派风格的建筑。根据《规划》,历史城区内将控制人口、增加绿化量。
历史文化街区核心区“不新建”
按照《规划》,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建筑物外装修、装饰、色彩,市政设施、雕塑等设计与安装位置,应当与历史文化街区的总体环境相协调。在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外,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
历史性绿地保护区“不减绿”
基于我市的历史公园及绿地系统在城市中的特殊作用,《规划》中确定了18处历史性绿地保护区,规定保护区域内绿化种植特色,不能减少绿地面积,并增强开发性等要求,以便在挂牌绿地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重点保护,通过对树木及绿地的保护及对历史性空间的恢复与塑造,来进一步对哈尔滨历史文化名城进行保护,充分展现其特色。
危旧房改造不得破坏历史风貌
《规划》还对历史城区和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危旧房屋改造提出了明确要求,即改造时不得破坏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此外,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构筑物的高度、体量、色彩和风格,应当符合《规划》确定的建设控制要求。
新闻链接:3个历史城区
道里区、道外区与南岗区
13个历史文化街区
中央大街、道外传统商市、红军街—博物馆、花园街、文庙、极乐寺、亚麻厂家属区、太阳岛、萧红故居、石公祠、斯大林公园、东安家属区、哈飞集团家属区。
9个历史文化风貌区
侵华日军731部队罪证遗址、索菲亚教堂、铁路局、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滨江道署历史文化公园、犹太公墓、省军区第一干休所、马忠骏墓园。
18个历史性绿地环境保护区
兆麟公园、斯大林公园、建国公园、哈尔滨游乐园、儿童公园、原动物园、北秀游园、靖宇公园、太平公园、古梨园、长青公园、尚志公园(原香坊公园)、遁园、森林公园、东北林业大学试验林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绿地、太阳岛公园、西岗公园。
推荐阅读: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