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明年将拆除或替换3成城市公共雕塑

2012年09月21日 15:20东广新闻台   邵燕婷

中国园林网9月21日消息:各位听众:“2012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正在静安雕塑公园举行,昨天召开的公共艺术论坛上传出消息,上海明年将拆除或者替换艺术价值不高,材料粗糙,破旧损坏的城市公共雕塑,占到总量的3成左右。请听东广记者周导、俞倩发来的报道:本次论坛披露了一个数据,在过去10年间,上海的城市公共雕塑正以几何式的速度递增,截至今年,已经接近5000座。在已有的城市雕塑中,静安国际雕塑展策展人毛文采女士非常钟情于一件作品:像南京西路波特曼对面,那匹安曼的马,我就觉得非常棒,因为它有一点跳跃的,向上的,给你鼓励的,给你能量的一种精神。

上海市城市雕塑办公室总工程师俞斯佳坦言,类似于这样的好作品,在上海其实并不多。不少城市雕塑与环境格格不入:有一条马路,他们进行围墙的改造,围墙上做的全部是浮雕,这个浮雕全部是英国法国17、18世纪的人物,我们觉得很奇怪,它反映的根本不是中国的场景,上海的场景。

雕塑办公室从今年开始,对上海的几千座城市雕塑进行了梳理,结果发现,其中有三成左右的雕塑作品需要淘汰:今年我们全市范围进行普查,有哪些雕塑艺术价值不高,材料很粗糙,现在已经有人为损坏,专家认定之后,有些雕塑该撤就撤,该换就换。我们估计大概有20%到30%。

客观地说,一些城市雕塑在出现的时候被大众热议很正常,国外很多公共雕塑在摆放之后也都受到大众的质疑,但在中国,成为笑柄的雕塑确实多了一点。仅今年就有西安的“长安门”,襄阳的射雕情缘,乌鲁木齐的18米飞天,以及辽宁抚顺花上亿元盖的“大铁圈子”。在很多城市甚至农村,眼前耸立的都是面目雷同、含义不清的抽象派雕塑,业内戏称为“一个球、几条线”。据不完全统计,近30年来全国各地的“托球式”城雕不下100万座。即便在应该最“有文化”的高校里,一座又一座雕塑都曾“惨遭”另类解读。长安大学一个名为“青春彩虹”的雕像,有一个著名的别号――“拉面女神”;西南财经大学校内有个一男一女脚踩地球飞奔的雕塑,被学生们戏称为“各奔东西”;还有,此前轰动一时的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新楼门前的“裸体猛男”雕塑最终也被悄然移到校内的一处树丛中,告别了对面朝夕相处了3年之久吐舌瞪眼的“老子”雕像。

静安国际雕塑展策展人毛文采承认,我国公共雕塑作品与国外确实存在不小差距,这其中,创作者的职业素养起到了关键作用:我在国外看到了艺术家,不管大牌小牌没牌,知名度非常高的,或者是学生,每一个人都是亲手从头到尾完成一件自己的作品。我采访过一个艺术家,你有那么多的助理,你为什么每天还要跑到工作室10几个小时的工作,他说作品是我的,助理是帮助我去拿工具的人,他不是帮我,可以拿着工具去完成作品的人。

除了国内的艺术家创作态度之外,上海市城市雕塑办公室总工程师俞斯佳指出,城市雕塑的决策机制也存在问题:现在有一个倾向,每个区都在弄雕塑,弄了好多,有些政府部门认为,我们这里是不是要增加点艺术气息,增加点文化品位啊,然后呢,就是放个雕塑,但是至于放什么雕塑,可能我们自己都没有这样的眼光来选择。还有一些不一定是政府主导的,开发商主导的。这个老板决定,我喜欢这个雕塑,我这放个牛,我这放个马,甚至放个猪。

与国内一些雕塑盲目决策相比,在美国,如果要安放一尊雕塑,一开始就会面向社会公开征求作品,收到自荐方案后,再由志愿者和市政官员组成的艺术委员会出面做具体的工作。

有业内分析说,中国各地之所以不惜重金打造雕塑,原因就是在城市决策者的眼中,通过一个雕塑的建造,可以迅速提升城市的知名度,以最快的速度让城市面子光鲜起来,但他们似乎都忘了一件事,那就是城市雕塑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最应该顾及的是民众感受。客观地说,雕塑这类艺术作品的好坏很难有明确的标准,世界上不少优秀的雕塑作品周岁是出炉时也都不被接受,经过时间的沉淀,最终获得公众的认可。昨天的论坛上,来自印度的雕塑家苏伯德。古普塔就强调,要把雕塑的评判权放到公众的手里。

最重要的是让公众去评论、评判这个到底适不适合我们这个城市,到底适不适合我们大众的口味。显然,在一个雕塑该不该建,如何建的问题上,政府有关部门有责任把好这个“关”,与其事后被评价雕塑“丑”而劳民伤财地把雕塑拆掉搬走,还不如加强最初的评估,事先征求民意。

推荐阅读:

新疆:首座金属雕塑园正式开园纳客

英国雕塑大师托尼·克拉格:材料是自我探索的关键

武汉:中山公园门楼雕塑今日亮相

雕塑家克拉格:不存在之物更丰富多彩

(来源:东广新闻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