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9月21日消息:林下也能“掘金”。近年来,三明市在林下发展种植、养殖、采集、森林旅游等产业,林下经济效益位居全省前列。今年1至8月份,全市有规模的林下种植面积达7.58万亩,带动4785家农户种植,增加农民收入近2亿元。
现状:林下经济初起步
三明市是我国南方重点林区和全国林业改革试验区,现有林地2841.8万亩,占全市土地面积82.5%,森林面积2645.5万亩,森林覆盖率76.8%。如今这个“绿色宝库”林下经济风生水起。
——林下种植,以公司为龙头,实施订单收购,引导林农种植,取得较好效益。
三明市生物多样性丰富,仅药用植物种类就有1713种。1998年开始,三明市大力发展林下种植中药材。明溪县以福建南方制药有限公司为龙头,在人工杉木林、马尾松林间伐后和天然阔叶林择伐后,在林下套种红豆杉。全县红豆杉种植面积达2万多亩,带动农户500多户,增加农民收入4000万元。
泰宁县2002年起,以汉堂制药为龙头,在林间套种雷公藤、七叶一枝花等中药材1.8万亩,年产值4551万元。
三元区从2008年起,以元吉草珊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种植草珊瑚1.27万亩,全区年产草珊瑚干品2100多吨,总产值1200多万元,现有300家农户参与种植,年平均受益6000元,占林农人均纯收入比例的75%。
梅列区以福建万家药业有限公司为龙头,从2005年开始,竹林下套种多花黄精。全区已营造多花黄精1050亩,种质资源圃20亩,繁育基地50亩,有700家农户参与种植,先后在三元、永安、建宁等地发展农村合作社,多花黄精辐射推广种植面积达1.5万亩。
尤溪县农户林下种菜是一大亮点,特别是以八字桥佛手瓜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在林边、沟边、路边、田边、林下种植佛手瓜1万多亩,年产鲜瓜2.3万吨,年销售额5200多万元,年纯利润1500万元,会员年收益2万多元。
——林下养殖,从分散到规模经营,养殖点星罗棋布。
泰宁县林下养鸡,以山天畜牧公司为龙头,成立养殖合作社,带动农户分散养殖,提供赊种苗、赊药品、赊饲料、包技术、包回收、包利润的“三赊三包”服务,解决农户养殖的后顾之忧。
清流县林下养羊,以上上清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推广“公司+农户”带动林下养羊,年饲养黄羊4.76万头,年产值5715万元。
——林下采集红菇潜力巨大。
大田县林下培育菇菌,以东风天然菌业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对东风农场经营的2000多亩会生长红菇的天然阔叶林地,实行统一经营管理,林地每亩年产值2000元,总产量达2500多公斤,产值380多万元。
泰宁县以县食用菌种植协会为龙头,采用“协会+农户”的形式,划定红菇生长保护地3.2万亩,投资1152万元,亩产红菇0.3公斤,年产值1.5亿多元。
——森林旅游,“森林人家”建设方兴未艾。从三明中心城市向北沿“沙县-将乐-泰宁-建宁”等县新建森林人家,已初步形成一条精品线路。全市新建森林人家84家。
对策: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
林下经济让农民“钱袋子”鼓了,让山林更绿了。清流县益晟公司是一家苗木企业。为了加强水土保持和立体开发,他们免费提供土地给承包户套种500亩西瓜,瓜农全年创收7万多元。今年以来,清流县各地尝试在苗木林下套种西瓜、豆类、决明子等经济作物,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7月30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为三明市发展林下经济指明了发展目标和方向。
市森林资源管理站负责人指出,目前三明市林下经济快速发展,但各地对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视程度不一,缺乏统筹规划,这是制约三明市发展林下经济的一个“瓶颈”。他认为:三明市应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是发展林下经济的基础;以企业为龙头驱动,扶持好典型,抓好大户是发展林下经济的关键;多元融资,以奖代补,吸纳民间融资,全面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和政策性森林保险,解决林业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分类引导,规范服务,建立林下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体系,走科技兴林的道路;保护生态,兴林富民,共同打造林下经济“绿色银行”,这样,三明市林下经济才能持续发展,越做越强。
推荐阅读:
(来源: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