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8月31日消息:记者从日前在京召开的“5·12汶川地震灾后植被恢复重建理论与技术研讨会”上获悉,我国的林业专家以“中日技术合作四川省地震灾后森林植被恢复项目”为依托,与日本学者合作在汶川地震灾区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工程示范,在灾区灾后植被恢复重建上获得了一系列进展,同时取得的成果在应对未来我国可能遇到的同类地震灾害治理问题上将发挥重要作用。
据介绍,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不仅破坏了当地的城镇和村庄,也引发了大规模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了森林资源的巨大损失,导致生态系统功能严重下降,大熊猫等野生动物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次生灾害周期变长,危及到了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
当年8月,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工程绿化专业委员会与四川省有关部门专门研究了地震灾区的植被恢复重建技术。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部署实施了大量地震灾区灾后植被恢复重建及相关工程,开展了灾后植被恢复重建相关研究项目,并实施了“中日技术合作四川省地震灾后森林植被恢复项目”。
几年来,林业专家们不断探寻能够更好地恢复地震灾区森林植被、防止泥石流等灾害持续发生的有效方法,通过人工造林、生物与工程措施、点撒播及封山育林等措施,完成恢复震损林地植被30.7万公顷,恢复林木种苗基地2130公顷,修复大熊猫栖息地10.4万公顷。项目组还建造了12公顷的示范施工地,并从今年开始,在39个受灾县(市)全面实施地震灾区震后生态恢复重建项目。
研讨会上,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的专家还以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四川地震灾区灾后植被恢复及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各专题的阶段性成果为主,重点交流了地震受损林地危险性快速分析与评价技术、地震对立地条件类型与质量的影响及评估、四川地震灾区珍贵用材林培育技术、四川地震灾区特色资源植物高效培育利用技术等内容。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工程绿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赵廷宁介绍说,专家们介绍的植被恢复重建技术不仅可用于治理由地震引发的问题,也可用于由其他地质灾害引起的结果相同或类似的灾害防治、植被重建和生态修复。
推荐阅读:
(来源:科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