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8月29日消息:北京实在很大、很老、很深。用舒乙先生的话来说,即是“处处有历史,有传统,有说词,有故事。光看表面不成,还得要钻进去,马虎不得。”去过无数次的北海公园,一旦再“钻”进去,才发现原来也是这样的“深”。
近年来,北海公园在现有的景区资源的基础上,对古籍和史典进行全方位的整理研究,在其文化资源上做文章,将“深处”的内涵发掘出来,进行保护性包装推广,为北海公园的旅游事业再添新意。
展示荷花文化
正值夏末,骄阳似火,而碧波潋滟的北海公园内却是绿荷含香,凌波翠盖。8000多平方米的莲田层层叠叠,太空莲、白洋淀红莲、大洒锦、友谊莲等亭亭玉立,婀娜多姿,与水中倒影的白塔遥相呼应,尽显太液荷风的无穷魅力。
日前,北海荷花节盛大开幕,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在这里品赏荷花,体验古代皇帝赏荷的盛事。北海早在辽代就有植荷的记载,从1957年开始逐渐形成荷花池景观,经过前后几次直至今日的清淤、围堰排水、拦网阻鱼、回填土方、降低水位、改良土壤后,荷花映白塔的美丽景观再次出现在太液池中。
据北海公园王颖副书记介绍,荷花一开始对于北海来说是湖面自然景观的一部分。后来,通过对史料的整理与挖掘,决定利用北海特有的赏荷文化进行旅游的包装和推广。
荷花节上,游客可以看到由演员扮演的“皇上”,乘着龙舟顺流而下,在荷叶田之中流连忘返,与游客一起“同乐”。贪恋于眼前美景,我们也忍不住坐上一条小船,荡漾在太液池中,去遥想当年帝王赏荷的情景。
推荐阅读: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