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8月2日消息:8月1日,省检查组在实地查看了恩施市城市园林建设情况后,认为该市城市园林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争创国家园林城市打下了良好基础。
星罗棋布的绿地青翠欲滴,纵横交错的沿路绿化带花草溢香,日渐增多的公园风光旖旎,绿在城中,城在绿中,恩施焕发着欣欣向荣的绿色生机。这样的“生态美感”,正是恩施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追求的价值所在,也是恩施城市建设秀出的最美风采。
自2008年该市被省住建厅授予“省级园林城市”殊荣以后,便提出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的目标,不断巩固提高园林绿化建设管护水平,全市城市绿化覆盖面积已达1139.6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0.7%,绿地面积982.8万平方米,绿地率达35. 1%,公园绿地面积达197.64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 15平方米,城市绿化建设的主要指标均已达到了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为此,该市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与创建工作相结合,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完善城市功能。
几年来,该市交运体系基本形成,共实施城镇重点项目建设工程近百项,基本形成了“四纵三横二环”(“四纵”即南北走向道路,从东到西依次为:金桂大道、施州大道、旗峰大道和航空大道、高旗大道;“三横”即东西走向道路,从北到南依次为:枫香大道、红旗大道、凤凰大道; “二环”即由“四纵三横”形成城区两个核心内环)为支撑的城市路网骨架。重点实施了凤凰大桥、施州大桥、红旗大桥、连珠大桥、凤凰山隧道工程、亲水走廊建设工程、金桂大道建设工程、旗峰大道建设工程、施州大道红庙段等重点工程建设。
配套设施逐步完善。近年来,新建施州大道红庙段、旗峰大道、红旗大桥连接线等道路的绿化工程;在城区先后建成了凤凰山公园、恩施土司城、亲水走廊带状公园等三处市级公园和民族广场、土桥广场、硒都广场等16处街头绿地、游园和绿化广场。投资2100万元完成五峰山连珠塔、东门大桥、清江桥、风雨桥、凤凰桥、亲水走廊两岸的亮化工程,目前城区路灯总量达2.2万余盏(含亮化),亮灯率均保持在99%以上。
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恩施市是全省较早建立廉租房制度的县市之一,截止2011年,全市已完成入住的廉租房1282套67000平方米,总投资达7922万元;共建设解困房420套,经济适用房28.6万平方米。该市先后对市皮鞋厂、恩施商场、市日化厂、市新华印刷厂等十余家改制企业进行棚户区改造,改造面积39000余平方米,共478户。2011年,通过市场运作模式完成棚户区改造2489套。
良好的生态是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基础,该市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营造良好人居环境为主线,大刀阔斧的推进城市园林建设。
近年来,该市在城市自然风貌的保护中,始终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强化节约型园林意识。通过对文化遗产资源、城市古树名木等的有效保护,彰显了城市特色,景观效应明显。同时,落实城市户外广告管理制度,扎实开展户外广告综合治理,实现了一店一招,一街一景。
与此同时,该市还狠抓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加强了城区道路绿化的新建和提档升级。去年,该市投入5000万元用于州城道路绿化,对州城主干道行道树进行改造,补栽和更换胸径25厘米左右的行道树,新增道路绿地面积6.4万平方米,行道树总量达10200棵。同时,该市在裸荒的山体、墙体、桥体,种植以爬墙虎、常春藤为主的藤蔓植物12万余株,立体绿化总长16公里。
积极开展社区单位和居住区绿化建设,全市已有103家单位实现了绿化达标,恩施电力公司、湖北民院、恩施州公安局等多家单位荣获“省级园林式单位”称号。
与之相呼应,生态建设也在稳步推进。该市在规划区范围内进一步从宏观上扩展绿地外延,狠抓外围规划控制和发展生态农业,将城市外围的田园风光,自然绿地合理开发利用,形成了大片的水体景观、绿地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复合性城市生态绿地系统。同时,对流经城区的清江及其支流进行了护坡驳岸和高标准的绿化,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硒都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