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7月27日消息:“去年干旱后洪湖水质、水量恢复很快很好,我家今年毛收入将有10 来万块钱,净赚能有五六万。”20 日,专业渔民徐城英正把以冻鱼、马铃薯混合而成的饲料投放进自家的养殖区。对今年的收成她信心满满。
徐城英家住洪湖上的船屋,一家5口人一年四季生活在此。湖区像徐城英这样以湖为家的专业渔民大约有3千多户,共计1 万多人,他们在洪湖实验区养殖鱼类,开禁期间在湖内捕捞。
除了丰富的水产资源,洪湖湿地还同人们熟悉的森林、土地、海洋一样,是一座“宝库”,功能丰富、物种多样、景色迷人。
调蓄:水量吞吐 保障一方
“洪湖湿地每年能够调蓄19.6 亿立方米的水量,在历次的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降临时,为保护下游安全和周边人民的生活、生产做出了贡献。”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湿地保护科科长温峰介绍。
2010年夏,洪湖市发生洪涝灾害,上游各处抽排的洪水通过上游沟渠向洪湖湿地汇聚,为了保全下游安全,洪湖充当了“天然蓄洪区”。2011 年夏,70年一遇的大旱灾再次袭向荆州,洪湖湿地一变而成了“天然蓄水池”,为洪湖和监利沿湖共60 多万人提供饮用水源、农业生产灌溉用水,有力缓解了灾情。但因此而带来的蓄水量不足也让洪湖自身饱尝磨难:湖域干涸见底,鱼类绝收,水草枯死。
一涝一旱,接连两次大型自然灾害,洪湖都无私地奉献了自己。
供给:水产丰沛 养育一方
在徐城英的记忆里,儿时的洪湖水清澈无比,用瓢舀起直接饮用,清凉甘甜。如今经过对洪湖水质的恢复,水质虽未能达到饮用水平,却也为周边农业、工业生产用水提供了必需。
洪湖水产品丰富,在市面销售的洪湖鱼产品就达20余种。经过精加工,湖里的淡水鱼制成鱼酱、鱼干畅销全国,肥美的洪湖“清水大闸蟹”更是成了洪湖的叫得响的美食品牌,深受市场欢迎。
温峰介绍,洪湖湿地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平台。保护区内有各种植物472 种,各类动物774 种。其中仅各种鸟类就达138 种,极具保护、科考、观赏价值。
生态:水美景美秀丽一方
常年在水上谋生,生活虽不比岸上丰富多彩,可是湖里空气清新、荷香莲甜、菱熟蟹肥、飞禽翱翔、鱼戏水中的美景同样别具风情。干完活的徐城英爱在船头静静地坐看湖上风光,她说自己看了一辈子的洪湖,怎么也看不腻。
湖风吹起徐城英的头发,带来夏日里难得的清凉,这里的气温比岸上要低上少许,令人倍感惬意。每到酷暑和寒冬,洪湖湿地系统天然调节气候的功能就会更加明显,它让湖面和周边冬暖夏凉,气温宜人。
看向湖底,丝绦一般的水草软软地随浪轻拂。温峰介绍,这样干净的水是洪湖自身过滤得来,洪湖湿地就是天然的“水源净化器”。
温峰介绍,净化水质是湿地的重要生态功能。上游总干渠转嫁而来的水含有不同程度的悬浮物和化学污染,流入洪湖后,经过洪湖湿地的天然净化,水质大大改善。这座“天然净化器”每年可向长江提供上亿吨的清水。
“生态湿地,水上天堂。”如今,生态得以恢复的洪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人陶醉其间。荆州市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正在谋划一系列保护和开发项目,保护好这得天独厚的天赐美景,维持洪湖湿地可持续发展,让更多人得以一品“鱼米之乡”的秀丽美景。
推荐阅读:
(来源: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