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烟台市莱山区探索农村生态发展新道路

2012年07月25日 14:05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中国园林网7月25日消息:碧水蓝天、郁郁葱葱,山水田间充满着青春的活力与生机,整洁的农家院落、宽阔的水泥马路,新颖靓丽的文化广场上堆积着欢歌笑语,这样的农村,犹如一幅迷人的画卷…… 烟台市莱山区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管理工作,积极探索生态农村发展之路,全区生态区建设连续五年被评为烟台市先进单位,生态农村经济取得可喜成绩。

垃圾倾倒、污水横流,一直以来都是存在于农村的两大环境难题,与生态发展背道而行,而近年来,莱山区投巨资,用于了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从2008年开始,莱山区就开展了河溪池塘清洁整治工作,而后又进行河道整治、污水官网的延伸、村内河段的清淤、筑堤等,生活污水找到了自己的“去处”;而且,目前全区所有的村庄均已设立了垃圾中转站,村民的生活垃圾已经实现了定点、定时的清理、外运和销毁,并实施责任承包制,专人监督检查、建立起了长效机制,为生活垃圾安置好了“家”,有效的防止污染—破坏—治理—再污染的恶性循环。

围绕着生态发展,莱山区许多村庄都发展着自己的特色生态。朱柳村依托围子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慢行绿道的资源优势,近几年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对生态园的基础设施进行建设。现已完成了27公里的“慢行绿道”建设,新修环村路5100米,栽植柿树、芙蓉树、银杏等各种绿化树木2万棵,硬化生态园内道路10公里,香山水库大坝建设完工。另外,自2007年开始,该村引进50亩茶树进行试种,现已栽植成功。今年种植80余亩,力争2年内发展到300亩。曲家庄,以前有名的“铸造产业” 村,粉尘、噪音持续不断,如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早在2008年就达到了市级“美化、硬化、净化、绿化和亮化”五化农村要求。

近年来,又投资百万余元,硬化绿化街区道路18万平米,改造村落卫生死角,杂草、污水消失了,碧波荡漾、景色伊人的小湖展现在眼前,清淤扩容老水库,整修固堤,打造成鱼儿跃、鸟成群、野鸭戏水的人工生态湖。更值得一提的是莱山区东沟村,这里的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山高、壑深、林密、水清,东沟村建起了锦源春生态园,占地2000余亩,总投资一亿八千万,开发了水上公园、特色养殖、百果百花园等各类生态园景观区,园区内还开辟着独特的“一亩三分地”工程,让人们利用工作之余闲自己动手、尝试、劳作,回归自然、品味自己的收获。整个生态园还充满着传奇色彩,古老的玉皇庙、望海楼、桃林杏苑,每一个生态景点都讲述了一个古老的传说、展露出多姿的风采,2011年末统计,东沟村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了17000元,东沟人励志把这古老的传说、美丽的遐想变为现实,让人们尽情地享受古代的遗风、观赏今朝的绚丽。

推荐阅读:

浙江龙游:网友质疑新农村建设耕地变公园

山东:启动2012年农村中小学校园绿化示范工程项目

山东:投入2000万元绿化农村中小学校园

天津:城区绿化美化亮化农村治脏治乱治差

(来源:国家环境保护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