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6月26日消息:大连每年端午节当天,扎着红绳、配着带毛桃的艾蒿束几乎形成了“一元一束”的指导价。记者昨日在几大早市、居民小区门前发现,今年的艾蒿束价格未变,却明显“瘦身”,艾蒿数量减少,桃枝充数的比例加大。有的艾蒿束只有两根艾蒿。
市内采艾蒿:野艾蒿减产2/3
“在富国街后面的山上整整转了两天,才采到了100多棵艾蒿。 ”在兴工街附近一家早市里,大连市民刘大爷说。他每年都会到大连市内几处山林里采艾蒿,今年的“收成”明显降低,不足往年的1/3。每年刘大爷都能卖出近百束艾蒿,每束里艾蒿起码也有四五根。但今年艾蒿太少,他只能省着用,折了几根野生的毛桃枝充数,捆了不到50束艾蒿。
昨天早市里,很多市民都觉得今年的艾蒿变相涨价,这让刘大爷觉得有些委屈。他说无论是采艾蒿还是桃枝,自己的辛苦程度是一样的,而且今年他“下手”的时机并不晚,可无奈艾蒿“减产”。“现在雨水大,阳光少,艾蒿长得不好,而且现在大连市内山里香蒿不多,连水蒿都很少见了。 ”
刘大爷说,虽然媒体每年都呼吁市民采艾蒿时不要“斩蒿除根”,但他遇到的不少登山者全拿着带根的艾蒿,让人看了心疼。
农民不愿种:艾蒿二三十年内或“绝收”
近十年来,大连市内包括南山、春华山、棒棰岛等山地和山林区都生长着大面积的艾蒿。但是,这些适宜艾蒿生长的地带,因开发、修路、农垦等原因,已大面积减少,加之部分市民有连根拔起的采摘习惯,导致这一物种减少了60%以上。城建绿化部门估计,20年至30年之后,艾蒿这一物种即将彻底告别大连。
一位来自金州七顶山的果农昨天将卡车开进莲花市场早市。车上除了樱桃、西瓜等水果,还捎带着几百捆艾蒿。“每年端午都进城卖艾蒿,一天卖光五六百斤不成问题。 ”摊主说,现在不只是城里艾蒿少,由于农村山地里使用除草剂的面积增大,田里的艾蒿也都被农药杀死了。而因为艾蒿只在端午才能卖,农民也不愿大规模种植。
推荐阅读:
(来源:半岛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