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资材网6月1日消息:近日,绥化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部分师生应兰西县有关部门邀请,到兰西县黄崖子民俗村,对村中民俗景观大道两旁的雕塑群进行修复着色。
黄崖子村,兰西县民俗旅游景区。2008年,这个县决定在景区原主干路的基础上建设一条全长1.5公里,建有数十组关东民俗雕塑的景观大道。当年4月,由绥化学院美术系(艺术设计学院前身)师生组成的一支40多人的援建队伍抵达黄崖子村,开始投身兰西县民俗景观大道建设。这次援建不仅有力地支持了兰西旅游事业,而且让学生在实践中再学习、再认识;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社会,锤炼品质,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在满足双需的过程中实现双赢。师生们经过数月努力,共完成再现关东民俗民风的景观雕塑60组,总计166个人物。这群雕塑逼真地重现了东北民俗,说书的、唱戏的、下棋的、算命的、编筐的、窝篓的、杀猪的、磨刀的、抢剪子的……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汇成一条民俗艺术长廊。
由于天气影响等原因,此前民俗景观大道上的部分雕塑出现破损或颜色脱落,为促进院县共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地方文化,绥化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再次组织师生对其进行修复、美化。师生们一进村,便立即奔赴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踏查与具体规划,并迅速投入到紧张、繁重的修复工作中。5月21日19时,民俗景观大道雕塑群修复工程顺利竣工,民俗雕塑再次向游人展现出了新姿。如今徜徉在民俗景观大道上,仿佛是在浏览着一幅悠远的民俗风情画卷。
推荐阅读:
(来源:东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