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流坊村李友礼的苗木兴村之路

2012年05月31日 09:54中国农业新闻网 文洪英

中国园林网5月31日消息: 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天玉镇流坊村是个不足5平方公里的小山村,却拥有花卉苗木产业基地2000多亩,10年间,农民年人均收入从500元跃上7600元,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园林村、幸福小康村。这一切变化,都得从村支书李友礼说起。

示范推广从党员干部开始

李友礼1987年高中毕业回到村里,几番创业失败后,将目光瞄向花卉苗木。他先试种了1亩湿地松苗,当年获利1300元。到1996年,李友礼种植的花卉苗木已发展到30多亩,品种也由单一的湿地松发展到木荷、枫香、樟树等10多种。2000年,他创立了吉安市景天花卉种苗有限责任公司。

2002年,李友礼挑起流坊村党支部书记的担子。他不仅动员当时在外地打工的党员、干部回来种苗木,还带领他们去浙江萧山参观。最后,李友礼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成立花卉苗木协会,推行“四统三分一保一品”助农模式,统一育苗、统一管理、统一回收、统一销售,分户栽培、分户核算、分户受益,保证每亩苗木年均纯收入不低于3000元,并统一使用“流坊花木”品牌。

2003年,李友礼动员村里党员干部种3亩苗木,村民杨传海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种下去,没想到一年下来就挣了3000多块钱。

带富一方从赢得信任开始

看到党员干部致富了,村民们开始跃跃欲试。为了拓宽干群视野,村党支部牵头组织500余人先后到湖南、浙江等地参观学习。为了扶助农民,村党支部带领村干部每年帮扶20户以上农户,垫资近10万元解决生产难题。

李友礼的种植基地,也成了村民“没有围墙的学校”。李友礼通过基地示范、现场指导等形式为村民传授技术,并以公司名义常年聘请省里的专家,每月定期到村里讲授花木种植技术,甚至还请来两位外国专家为村民授课。

以前外出打工的村民,看到村里人种苗木挣了钱,也纷纷回乡参与其中。村民王裕民2004年回乡种苗木5亩,一年下来效益比在福建打工强得多。2006年他承包了60亩荒山,现如今,他家里又买车又买房。

目前,流坊村有70%的农户从事花木和高产油茶种植,年产花卉苗木4000多万株,建起高产油茶基地800多亩、特色花卉盆景基地600亩,一跃成为江西省知名的园林育苗和推广基地、全省“一村一品”花卉苗木专业基地。

村容建设从科学规划开始

富裕之后,流坊村党员干部带领村民积极绿化,种下党员义工林、青年先锋林、少先队员成长林,还在在村道两侧、房前屋后栽上景观花木,在村庄空地辟建桂花园和葡萄园,栽种桂花3000株、葡萄2000株,在村庄周围建立花木基地300余亩,在村内新建休闲蘑菇亭2座、改造休闲垂钓水库1座。

村党支部还组织村“两委”干部多方筹资,新建1栋3层500多平方米的科技培训大楼,内设党员电教室、村级文化书屋、孙家坊村落社区和农民业余健身场所。

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村里聘请市专业建设、规划人员,科学规划流坊村,拆旧房、建新村;筹资300万元,修通7.5公里的环村公路,成为青原区第一个全部村小组都通水泥路的行政村;投资50万元修通1800米长的人畜饮水工程;实施人畜分离、建水冲厕、建垃圾池、建生态净化池,安装太阳能路灯,如今的流坊村不仅实现人畜分离,而且沼气入户率、电话入户率、自来水入户率达100%,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有线电视入户率达70%。

推荐阅读:

沈阳:苗木种植企业竞相扩大苗圃规模

山东:千亩苗圃 木槿特色园现德州

北京:温泉苗圃“看上”景观石

江西安远县林业局加强新建苗圃地田间管理工作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