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与旅游的“完美融合”是宁海发展的一大特色

2012年05月15日 14:52宁海新闻网赵燕

中国园林网5月15日消息:“从全国而言,有经济比宁海强的,也有生态比宁海好的,但是能把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近乎完美’地结合起来,是宁海的一大特色。”这是外媒记者对宁波宁海的评语。

长期以来,宁海县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加强环境保护,注重生态建设。在旅游开发上,更是坚持“走低碳旅游发展之路”,注重实现旅游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互动发展。去年5月19日,首个中国旅游日活动在旅游日发祥地宁海举办。在全县人民为之欢欣鼓舞的时刻,宁海县又以“中国旅游日”申请成功为契机,提出将全县作为一个“大景区”来打造,加快县域休闲旅游一体化步伐。通过大力打造国家登山健身步道、修复徐霞客古道,县域内的生态景观、景点景区、民俗文化、农家乐等资源得到有机的“串联”,形成“处处是风景、四季有景观、村村有特色”的建设格局。“十二五”期间,宁海县又推出大森林建设六大工程:“园林城市”、“森林村镇”、“绿色通道”、“绿色水岸”、“林特产业”和“生态森林”建设工程,造林4万亩,创建200个示范村园,建设8个示范区与精品园,力争使全县平原绿化林木覆盖率达到18.8%,森林覆盖率超过63%,实现“城在绿中,路在林中,人在景中”的目标。

正如县委副书记、县长褚银良所说:“宁海旅游要向更高的目标发展,就要把中国旅游日、中国徐霞客开游节这两块金字招牌的打造,与‘大森林大景区’建设以及生态、休闲、旅游、健身、文化等一体化发展,与生态、园林城市创建,与开放强县战略的实施和富民惠民等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和放大‘5·19’品牌的综合效应,进一步提升宁海的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美誉度,积极助推宁海经济社会的发展。”

如果“大森林大景区”建设串联了全县风光,让宁海成为一个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区”,那么“串珠成链”计划则起到了点石成金的作用,让一个个原本处在深山中的小山村成为旅游热点地。从2009年开始,宁海县就开始实施乡村旅游“串珠成链”计划:和国家体育总局合作,在东部地区建设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将沿线的生态资源、民俗文化、景点景区、产业基地、农家乐等休闲旅游健身资源有机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在长三角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全国生态旅游健身先行区。为了与“串珠成链”计划相配套,宁海县还改变了景点发展模式,许家山景区、国家4A级景区温泉风景区不向游客收门票,步道沿线的乡村景点也尽可能向游客免费开放。

事实证明,这串珍珠的光芒不可小觑,现在,不仅登山健身步道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登山爱好者前来“安营扎寨”,周末来宁海吃农家饭,体验田园生活,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城市居民的休闲选择。胡陈的“东山桃园”、桥头胡的“双林农居”、西店的“邬家大院”、长街的“佳田农场”等乡村景点早已声名远播,成为城里人向往的“农家小院”。目前,宁海县正以生态美食为主题,来打造乡村旅游的发展,建设一批休闲观光农业基地和“农家乐”景点,各个景点按照“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进行功能配套,争取形成“一村一景、连点成片”的特色乡村旅游景区,实现小投入大回报。不仅如此,这串珍珠周围的村民也在不断涌入的游客流中看到了商机:在胡陈东山桃花节,一名村民仅烤土豆,5天就赚了5000块钱。而现在的东山村民,就种植桃树、卖桃子,每户最少年收入四五万元,最多二十几万元,平均有7万元。以往不起眼的乡村旅游,如今正成为我县旅游消费的一大热点。

青山碧水如画卷,白云绿荫醉游人。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完美融合”,让宁海县相继获得全国低碳旅游实验区、全国生态示范区、中国最美动感栖居地、中国首批旅游文化示范地、中国生态旅游百强县、浙江省旅游经济强县、浙江省生态旅游名城和宁波市唯一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荣誉称号。去年全县共接待国内旅游人数680万人次,同比增长16.5%;旅游总收入62亿元,同比增长17%;入境旅游人数4.23万人次,同比增长11%。

推荐阅读:

四川:二环绿化只增不减人行道与绿化带融合

山东菏泽:一花带动三产业 牡丹区加快牡丹产业融合发展

北林大推动风景园林与交通景观融合

广州拆骑楼建绿化广场将融合现有骑楼保护元素

(来源: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