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5月10日消息:春色渐浓,夏意来袭,在山西省太原市的城郊森林公园工地上,到处是一派繁忙的建设景象。事实上,这种繁忙景象从3月春寒料峭之时就已经出现了。
到“十二五”末期,全市森林覆盖率要达到23%的目标,并将向25%冲刺。这是太原市提出的目标。更具体的目标是完成营造林48.63万亩。其中新造林31.13万亩,提档升级11.50万亩,西山综合整治6万亩。
继去年“一年完成三年造林任务”后,太原生态建设持续升温,各大企业植树造林积极性高涨。为何会有如此巨大的变化?为何很多企业变“要我植树”为“我要植树”?记者走访了有关部门和企业。
先行先试:绿化权如何变为经营权?
东西山地区是太原近代以来工业化的缩影,区内能源重化工企业众多。由于过度开采,这里地表塌陷、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多年来,尽管生态建设工程一直有,但仅靠林业部门“单打独斗”,东西山“灰色”依旧。
“如果不能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染绿东西山只能是一句空话。”山西省林业厅的一位领导曾这样表示。
继2006年出台《太原市东西山绿化条例》,2008年出台《太原市东西山林地林木认养办法》之后,2011年,乘着山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的东风,太原市又出台了《关于加快西山城郊公园建设的实施意见》,允许企业在绿化荒山的同时,获得一定面积的经营性用地。其中,绿化面积不得低于总面积的80%,经营性建设面积不得高于总面积的20%。
这一政策的出台,有效地调动了社会力量参与林业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太原钢铁、西山煤电等大型企业纷纷表态,愿意承揽绿化东西山的重任。康培、腾飞等民营企业也积极投身其中,表示愿为绿化东西山贡献力量。
快行快试:怎样建设一批标杆项目?
按照“先绿化、后实施经营建设”的原则,目前,太原市政府已与10家国有、民营企业签订了城郊森林公园认养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要求,在3年时间内,这10家企业必须按照3∶4∶3的比例,完成各自城郊森林公园的造林面积。据悉,2011年十大造林企业投资已达23亿元。
据太原市林业局总工程师田双宝透露,过去绝大多数企业植树都属于义务植树范畴,每亩造林投资不到300元,所种树苗高约10厘米~20厘米,加上地处黄土高原、干旱少雨、野生动物损害,新栽树苗成活率并不高。
如何走出“年年植树不见树”的怪圈?太原市西山地区综合整治办公室生态环境部一位姓杨的工作人员说,城郊森林公园建设是以企业为主体,但政府要承担监督、考核、落实、协调和服务等职能,比如什么样的绿化方案,绿化到什么程度,相关部门要严格把关和考核,亩均投资要求不低于3.5万元。
春日山花竞放,秋来红叶满山。记者近日乘车先后到十大城郊森林公园走访了解到,煤气化城郊森林公园正依托晋阳古城、晋祠、天龙山、蒙山、龙山、太山等建设“晋阳古韵文化园”;国信城郊森林公园正借鉴德国北卡州的经验,加快让6个采石破坏面恢复绿色容颜;盛科城郊森林公园建设引入了“生态农场”理念。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太钢城郊森林公园、康培城郊森林公园等一批标准高、投入大的精品工程已初具规模。城郊森林公园一园一品,匠心独具,展示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
善行善试:如何持续推进生态建设?
太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太原市共完成造林48.66万亩(含西山综合整治5万亩),义务植树1000万株。绿化面积是2009年的15倍,是2010年的6倍,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8.01%,绿地率为33.1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09平方米,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太原城郊森林公园建设的做法,在全国尚属首创,是先行先试权的一次尝试。”业内人士这样评价。
尽管这样,目前太原市生态建设与重庆等先进城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如何缩小差距,赶超一流?在今年山西省“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纷纷为太原生态建设积极建言献策,凡是符合综改试验的方向和目标,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要在生态补偿、交易规则、价格机制等方面,敢于抢占先机,善于先声夺人。
太原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今年太原市将以城郊森林公园建设为抓手,“两周两线”为重点,继续加强配套政策制定,争取年内出台《太原市林木林地交易办法》、《太原市生态公益林补偿办法》两项政策,同时搞好组建太原市林权交易中心等工作,坚持“一年完成三年”新造林任务,力争3年内东西山消灭荒山,“十二五”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5%。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年来太原生态建设不断提速,规模化程度不断提升,太原环境效益逐年显现。目前备受市民关注的“不老泉”已成功复流,久违的天龙山瀑布也与市民重新见面。2011年,太原市地下水位平均上升了2.21米,名列山西全省第一。
人们有理由相信,用不了多久,昔日穷山恶水的东西山,将会变成水果飘香、四季常青的天然绿色屏障,成为太原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现代宜居城市的示范区域。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