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态改变生态 黄石大冶硬岩石上造林为生态环境添绿

2012年04月26日 12:36黄石市环保局朱丽

大冶铁矿--复垦林

大冶铁矿--复垦林

大冶铁矿--复垦林

大冶铁矿--复垦林

露天采矿场

露天采矿场

中国园林网4月26日消息:4月23日下午,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第七届“中华宝钢环境奖”颁奖大会,25个单位个人先后上台领奖并发表感言。“用心态改变生态,用心境改造环境;在宝贵的矿产资源服务于人类的同时,绝不留下牺牲环境的遗憾!”一位来自湖北黄石的矿山企业代表的感言,简短凝炼,在会场赢得热烈掌声。他,就是武钢集团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大冶铁矿党委书记高磊。在荣获环保大奖的队伍里,有省长、市长、县长、局长和实力雄厚的安利、中煤等大牌公司,而作为矿山企业获得第七届中华宝钢环境奖“生态保护类”优秀奖这项殊荣的,全国仅此一家,引起格外关注,很是耐人寻味。

我国环保领域最高社会性奖项“中华宝钢环境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先后共有145个单位个人受到表彰。第七届获奖者名单是在入围的300多个单位个人中严格遴选出来的,竞争相当激烈。大冶铁矿获胜的秘诀:在硬岩石上种树,让废石场成为生态森林,让满目春绿覆盖大地。让不可能的事变为事实,创下了人间奇迹。

大冶铁矿开采历史悠久,历经古代开采、近代开采、日本掠采、重建开采和深部开采5个历史阶段。从“孙策筑炉”、“岳飞铸剑”到张之洞推行洋务办厂、盛宣怀成立汉冶萍公司,再到现代的武钢大冶铁矿,拥有1780余年开采历史的这个铜铁矿山,新中国成立后开采量骤增,在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

大冶铁矿坚持"心态改变生态、心境改造环境"的环保理念,从1990年开始,大力实施"修复环境、改造环境、治理环境、再造环境"的科学发展之路,浓缩千年开采历史与近代开采遗迹,建成面积达3.66万平方千米的亚洲最大硬岩复垦生态林。

大冶铁矿采用充填采矿法,废石不出坑,尾砂进坑充填,严格控制地面塌陷范围,降低尾砂进库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征地费用,消除了地面塌陷隐患,实现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两型矿山"。通过成套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自动化选矿设备,并改造选矿地下管网,形成封闭独立的循环水系统,实现矿区工业废水"零排放"和"零补充"目标,是全国首座国家级矿山公园和森林化矿山,为全国矿山生态修复树立了榜样。

能在堆砌硬岩石的废石场上,坚持二十多年如一日成片复垦植树造林,这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堪称奇迹。这期间,企业领导人交替更换,但矿山人环保的理念始终不变,造福于人类的社会责任始终不变。大冶铁矿党委书记高磊在拿获大奖后高兴地说,拿环保大奖自然高兴,但环保的责任更加重大。我们要一如既往地搞好矿山复垦,不仅要数量、要面积,还要提高复垦的质量。要在增加植被品种上下功夫,要在修复环境、改善环境、改造环境、治理环境上做更多的工作,并在节能减排上作出更多的努力。高磊强调,“用心态改变生态,用心境改变环境”是企业的环保理念;“在宝贵的矿产资源服务于人类的同时,绝不留下牺牲环境的遗憾!”是武钢人永恒的追求。

接受完采访,高磊禁不住发出邀请,4月28日-5月6日是大冶铁矿的“槐花节”,届时,欢迎各地的朋友来黄石铁山,在大冶铁矿的生态复垦林里赏花散步,那将会别有一番情趣。毗邻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黄石国家矿山公园,“旷世天坑”为天下一大奇观,经过百余年露天开采,东西长2200米、南北宽550米、最大落差444米,坑口横截面积达108万平方米的天坑,有150个足球场大,被誉为“亚洲第一采坑”、“世界第一人工采坑”,气势蔚为壮观。

这里,也曾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生前视察过的唯一一座铁矿山。

推荐阅读:

江西: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整治 坚定不移走绿色崛起之路

天津:农村改善生态环境 拓宽绿色致富路

哈尔滨:松花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启动

西藏生态环境改善新烦恼 野生动物与居民冲突扩大

(来源:黄石市环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