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4月18日消息:去年六月,云南电视台和东川区政府以及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联手,推出了地球之声公民低碳示范林,这个号召公民以认捐植树公益项目目前进展如何?记者进行了回访。
在这片当地称为大红脑包的山坡上,一边的山坡上长满了上世纪七十年代种下的云南松,而另一边却只有稀疏的低矮灌木2011年6月,这里被云南电视台和东川区政府及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选为地球之声低碳公民示范林,100亩的山坡上种上了来自全国各地公民认捐的三千多棵小树。火烧地上重新又有了新生命,护林员更加小心的守护这一带。现在正是干旱时节,他们每天从早到晚地巡逻,不让陌生人携带火种进入林区,同时提防村民的牲口啃食小树苗。雨季来临之前,还必须保证每二十天给树浇一次水。
小树刚种下去的头一年是成活的关键时期,为了保证浇灌,当地的新村林场运来一个废旧油罐当做储水罐,每个月从附近村民家中买水来浇灌小苗。十个月的呵护,换来了小树二十公分的成长。
为了防止病虫害,专家特意选择了四种不同的树种交叉种植,分别是滇朴、旱冬瓜、柳杉和香樟。赵正云说,四五年之后,长势最快的滇朴就能初步成林了,只要小树成活了,就能发挥吸附碳的生态功能,根据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的测算,平均每棵树每年能吸收9公斤左右的二氧化碳,这片一百亩的公民低碳林能吸收碳汇量将近30吨。
推荐阅读:
(来源:云南电视台-云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