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济西湿地公园明年国庆开园 可旅游能度假

2012年04月13日 09:21济南时报郭锐

济西湿地风光

济西湿地风光

济西湿地风光

中国园林网4月13日消息:随着济南建设向西部推进,济西湿地公园也加快了建设步伐。记者了解到,济西湿地公园定位于国家级湿地公园。建成后将有效保护小清河源头,改善济南西部生态环境。记者12日获悉,济西湿地一期工程已开工。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园建设7大功能区大框架已定,“可以确定的是,为了配合 2013年济南市“十艺节”开幕,济西湿地公园明年十一前将部分开园。”工程负责人表示。

整体情况

三阶段打造江北最大湿地公园

“济西湿地公园目前属于申报试建设阶段,建设期满如能顺利通过验收,将由国家林业局正式授牌、命名,正式建设逐步完善。”济南市林业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济南济西湿地公园工程地处长清和槐荫两区,济南市力争把这里建成江北最大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同时建成集生态旅游、度假于一体的江北水乡,将规划建设两处船坞码头。建成后的济西湿地公园将有效保护小清河源头,改善西部生态环境。

据相关规划,济西湿地公园建设周期为2010年-2020年,将分三个阶段进行,建设定位需满足三个层次要求,即建设生态湿地、文化湿地、和谐湿地,以实现生态与城市发展、地域发展、旅游产业发展的融合。在此要求基础上,分阶段进行小清河源头整治、湿地恢复、玉清湖水库保护等建设;与济南民俗文化及区域特色文化结合搭建民俗文化宣教体验平台;进行生态旅游业开发等。

框架结构

湿地公园设定七大功能区

据了解,根据资源特色和城市发展定位,济西湿地公园将被建设成为济南市新的生态地标,成为融生态保护、科普教育、文化展示、观光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公园将分为饮用水源地保护、湿地生态恢复与保育、玉符河泄洪道保护、湿地生态游赏、民俗风情体验展示、田园风光体验观光、管理服务等七大功能区。

另外,根据景观分布特点,公园内景观结构将被划分为“一环三组团”。一环即环玉清湖水库景观带,该区域以典型湿地景观和亲水娱乐活动为主;三组团即以鸟类观测、湿地水质净化、湿地植物展示等为主的原生态湿地景观组团;以民居展示、民俗表演、田园风光、农耕体验等为主的民俗风情景观组团;以旅游接待、服务管理为主的旅游服务管理组团。

有关专家指出,济西湿地具有典型的湿地野生动植物资源,公园建设首要目标就是打造生态湿地,保护生态环境。济西湿地的建设,将确保小清河水源安全,保障小清河水系生态功能的稳定发挥,是小清河综合治理的关键举措。另外济西湿地中的玉清湖水库和沉沙池,是济南市一级饮用水水源地,通过湿地公园的建设可保证饮用水水质安全。

战略地位

为西区发展提供生态环境支撑

济西湿地公园的建立,在济南城市“东拓西扩”的城市发展战略背景下,为济南西区的城市发展提供了良好生态环境支撑,为济南西部的济南西站综合体开发、宜居居住区建设、招商引资和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生态条件。有专家认为,“济西湿地公园”和“济南西站综合体”可在规划意义上形成济南西部发展的生态与商业两个层面的“双重吸引核心”。

此外,从济南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城市定位升级的角度看,济西湿地公园的建立,可以改善济南传统城市以居住、服务和工业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功能;从生态角度丰富了济南城市湿地生态水质净化功能,大面积增加济南市区野生动物的活动空间,在城市功能结构的完善性方面为济南未来向生态型、旅游型城市的发展升级奠定良好生态基础。据悉,在打造生态湿地的同时,济西湿地公园将以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基础,打造一处生态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兼有的文化胜地。

工程进展

明年十艺节前将“部分开园”

记者获悉,济西湿地公园一期工程已于2011年4月开工建设,工程范围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不含玉清湖水库),重点对湿地进行保护和恢复。目前,工程进展顺利,计划于明年 10月1日开园,开园后,年接待游客量将超过1200万。

绿化工程方面,现规划的绿化方案包括外围绿化、河道绿化等都已开工,1500亩的苗木储备基本种植完成,共完成绿化面积约152万平方米,栽植乔木11.7万株,花灌木24万株。

市政工程方面,5公里一级交通园路及三座交通桥正在施工,现路基处理完成4.3公里。涝洼区排水工程方面,完成河道开挖19公里,北部生态环境恢复区水系整理正在进行。

“目前公园建设大框架已定,但整体规划尚未做出。可以确定的是,配合2013年济南市“十艺节”开幕,济西湿地届时将部分开园。”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计划,所有具备实施条件工程的施工将在2013年6月前完成。但哪些区域届时能向市民率先开放?答案“还没有确定”。

推荐阅读:

青岛:胶州少海湿地公园明年现雏形 规划五大功能区

贵州:花溪国家级湿地公园私家车可随进随出?

湖北潜江返湾湖湿地公园试点获批国家级

绍兴:镜湖新区儿童乐园益智添趣 湿地公园生机盎然

(来源:济南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