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云花出口整体飘红局部缩减

2012年03月27日 10:05中国花卉报柏斌 姜涛

中国园林网3月27日消息:记者从昆明海关了解到,自2006年以来,“云花”整体出口形势持续保持良好,出口额逐年攀升,创汇效益增长呈现明显的“量增价扬”态势。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云花”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为9142吨和3899万美元,比2010年的7131吨和2879万美元分别增长28.2%和35.4%,出口额再创历史新高。 

据了解,截至2011年年底,“云花”种植面积、总产值和出口总额分别达70.03万亩、266.81亿元和1.7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16%、15%和13.39%,其中鲜切花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为15.37万亩和65.03亿支,同比增长18.93%和7.49%,连续18年保持全国第一。 

目前“云花”出口近50个国家和地区,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老挝、缅甸等东盟10国是云南主要的花卉贸易伙伴。2011年“云花”对东盟出口总额为2716万美元,其中对泰国、越南、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鲜切花出口额分别为1036.7万美元、717.5万美元、540.2万美元和322.4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3.3%、5.4倍、10.4%和17.7%,是“云花”对东盟鲜切花出口的主要国家;对日本、澳大利亚、南亚、韩国鲜切花出口额分别为896.5万美元、123.7万美元、80.9万美元和45.3万美元。 

但近年来,“云花”对我国香港出口与“云花”整体出口形势形成巨大的反差,出口量和出口额均显著下滑。2006年,“云花”对港出口量和出口额曾达到1048吨和301.7万美元,占内地对港出口总额的66.9%,为近6年来最高水平;2007年,“云花”对港出口量和出口额狂跌到473吨和165.9万美元;2010年降至5年来的最低点,出口量和出口额仅17吨、9.3万美元,在内地对港鲜切花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也滑落至11.4%。2011年“云花”对港出口鲜切花15吨,下降12.5%;出口额14.6万美元,较2010年增长56.4%。月季、百合及康乃馨仍是“云花”对港出口的主要品种,全年全省的出口额分别为6.5万美元、5万美元和1.4万美元,分别增长78.6%,1.4倍和2.1倍。 

数据显示,2006年香港进口内地鲜切花1.1万吨,价值451.2万美元,为对内地鲜切花进口额的最高记录,此后则逐年下滑。至2010年,香港进口内地鲜切花9690吨,进口额却降至81.4万美元。2011年,香港进口内地鲜切花11003吨,价值114.6万美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13.5%和40.8%。“在进口品种结构上的变化,特别是高端鲜切花进口比重显著下降是近年来香港进口内地鲜切花的一大特点,也是香港对内地鲜切花进口额整体下降的主要原因。”昆明海关信息宣传科负责人说。 

一直以来,云南省对港鲜切花出口量值均居全国首位。但自2009年开始,广东省首次超过云南成为内地对港鲜切花出口最大的省份,并且与云南对港鲜切花出口额的差距逐年拉大。2010年广东省对港鲜切花出口9667吨,出口额68.3万美元,占内地对港鲜切花出口总额的比重上升到83.9%;2011年,广东省对港鲜切花出口量值继续保持较快增势,全年出口达到10979吨和91.7万美元,分别增长13.6%和34.3%,稳居内地对港鲜切花出口的龙头地位。 

针对近年来云南省对港鲜切花出口规模大幅萎缩的不利形势,昆明海关建议:首先要不断加大对香港出口鲜切花的市场调研力度,了解近年来香港鲜切花消费品种结构的需求变化;其次要进一步了解鲜切花出口企业在经营对港鲜切花出口贸易中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再者是要继续发挥好云南省花卉产业办公室等主管部门在贸易经营中的指导作用,加强协会与企业间的信息沟通和合作交流,让企业充分掌握市场动态,及时了解鲜切花出口贸易状况及趋势,此外进一步完善通关物流和检验检疫相关便利化举措,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效益。

推荐阅读:

西南部地区:苗木行情冷淡业界不悲观 未来空间仍不小

中部地区:苗木销量下滑需理性对待 加快转型是关键

长三角苗木行情“好于预期”

南部地区:绿化更精致苗木重品质

(来源:中国花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