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上海资源环境蓝皮书提出 保留湿地可缓冲气候灾害

2012年03月20日 09:58新闻晨报

中国园林网3月20日消息:2012《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河口城市生态环境安全》蓝皮书日前正式发布。报告通过对43个指标进行评估,指出2003-2010年上海市生态环境安全指数有很大好转。同时建议,在上海东南沿海的海岸线保留不少于150平方公里的滩涂湿地,缓冲气候灾害对城市的影响。

报告指出,2003-2010年,上海的生态环境安全综合指数从2003年的不到0.4上升到2009年的0.6以上,反映2003年以来上海的生态环境安全状况趋好。其中,资源消耗、环境污染是近年来影响上海生态环境安全非常重要的因素。报告特别强调,对滩涂湿地的动态保护将在兼顾发展的前提下为城市安全构筑一道生态屏障。

蓝皮书的编委、WWF项目实施副总监王利民博士指出:“面对全球性的环境和气候变化危机,河口城市显得异常脆弱。近年来发生在美国新奥尔良的飓风、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的洪涝交替、日本东北的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事件都告诉我们,沿海滩涂湿地一旦破坏殆尽,单一依靠人工刚性堤防,城市生态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

蓝皮书的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周冯琦研究员告诉记者,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上海地区的极端气候事件有增加趋势,如果有滩涂湿地作为缓冲带,将能减少灾害性天气对上海的影响。

为此,蓝皮书明确提出,根据世界河口城市发展的经验,上海市东南沿海应在动态保护的原则下保护不少于150平方公里有效面积的滩涂湿地。周冯琦举例说,南汇东滩就是典型的沿岸线滩涂湿地,在河口城市的外围保留一定宽度的滩涂湿地作为自然缓冲予以动态保护,可以作为城市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补充。

推荐阅读:

内蒙古: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项目通过审批

海口市凤翔公园将建成滨水湿地城市生态公园

山东:枣庄九龙湾湿地公园进入国家级试点

黑龙江:抓重点 护资源 为湿地建设做出新贡献

(来源: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