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2月29日消息:创意元素融入城市园林,让淄博城市绿化有更多的“文化气息”。市政协委员、民建淄博市委的王军在一份《关于积极推进我市园林绿化营建创新提高城市品位的建议》的提案中,为淄博园林绿化“把脉”。他建议,我市要抓住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这一历史性机遇,找差异、集创意、显特色、建精品,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多建精品绿地和主题公园,让创意元素融入城市园林绿化,让淄博的绿化有更多的“文化气息”和“地方文化元素”。
政协委员为淄博园林“把脉”
王军说:“经过多年努力,我们先后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我市的城市园林绿地面积与品质得到了极大提升,目前,我市建成区绿地率已达到36.4%,绿化覆盖率42.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已达到15.96平方米,成绩十分喜人。然而,同发达地区和城市相比,我们能被世人称道,能被专业人士认可的精品园却凤毛麟角。”他认为,当前,市委市政府已明确提出“2015年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作为一个老工业城市,这是一个彻底改变我市城市形象的重大机遇。
王军觉得目前淄博市的园林绿化营建急待突破与创新的主要问题,主要有三条,一是文化气息不够浓厚,人文关怀有待突显,与地方特色文化的结合需进一步挖掘。二是缺少精品绿地和主题公园,园林造景缺乏创意元素,既缺少大气势与视觉冲击力强的园林景观,也缺乏精致小巧而又温馨别致的园林小景,难以给游人留下深刻印象。三是“低碳环保”、“节约型”符合科学发展主题的新型园林绿地的营建要求十分迫切。
“文化”要成为淄博园林的基因
王军建议,让“文化“成为淄博园林最强烈的“基因表达”,让生态园林城市成为世人对淄博新的评语。他说:“文化内涵是园林的魂,要站在继承传统与塑造优秀文化的高度来进行园林的营建,尤其要将本地特有的文化通过园林营建进行挖掘与弘扬。”在园林绿地营建中,淄博要以开放的胸怀,加强与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吸收引进能提高园林绿地营建水平的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并与我们的文化理念相融合,从而提炼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优秀经验。
他认为,园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不同地区园林造景的差异其根本是不同地域文化意识形态的差异,只有具有优秀文化内涵的园林才会为世人瞩目,因此,当前我市园林部门应以当地特有历史文化与民俗特点为园林营建重要元素,以园林为实物载体来宣传与弘扬本土文化。
王军建议,在园林绿化营建中,应以齐文化为主脉络,以聊斋文化、陶瓷文化、商埠文化等本地文化为副脉络奠定淄博园林绿地营建的文化精神基础。要以齐文化为主,将淄博本地特色的民风民俗融入淄博精品园林绿地的营建中,并将其作为重要的立意素材,在公园游园建设中彰显淄博特色。
他说:“齐文化内容博大精深,对世人影响颇深,作为当代淄博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传承和发扬齐文化的精髓,不仅让普通市民了解,而且让更多的外地人也了解,而通过园林这一重要文化载体将经典的齐国历史文化记录、传承下来,将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推荐阅读:
[分页]
淄博园林迫切需要“大师之作”
王军说,当前,淄博市的园林绿地面积已具备一定规模,但总体来讲,公园数量相对不足,特别是中心城区的南部区域。现有公园中,精品较少,缺少文化内涵与主题性,不能很好地彰显淄博城市特色。他说:“我们迫切需要邀请一些著名的策划大师和风景园林大师来淄博做一处或几处传世之作,以提高淄博的城市品位与知名度。”
他认为,只有多建精品公园才能够极大地促进淄博市园林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目前的淄博园林需要独具匠心的“大师之作”,来为淄博园林建设立标杆。
淄博园林必须融入“创意元素”
王军认为,只有大胆创新,敢于突破,积极引入创意元素,才能不断丰富淄博园林内涵。因此,他建议,将“齐瓦当”元素、陶瓷元素、成语元素和印章与书法元素都融入淄博园林,并让“齐瓦当”成为淄博园林的基本符号。他说,“齐瓦当”历史悠久,冠绝天下,作为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齐文化的实物载体,其创作题材广泛、表现技法丰富,极富地方历史文化特色,应当把它作为淄博园林营建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加以应用,并以此为基础,增加园林绿地的雕塑。让每个游人在淄博公园中就能感受到齐文化、陶瓷文化的存在,彰显齐国故都、“当代国窑”的历史与荣光。
在园林植物材料选择上,也要大胆突破,他建议可适当选用航天育种的“太空花卉”品种,并应用到淄博园林营建中,这样一定会起到不一样的观赏效果。他认为,目前,淄博有品位的专业类公园和具有鲜明文化或历史主题的纪念性公园绿地非常有限,且公园命名普遍存在缺乏文化内涵、名不副实的问题。他建议,在今后公园的营建与改造过程中,应突出主题性,这样才能给游人留下深刻印象,有利文化历史传承。
淄博园林必须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应做“节能减排”的最积极的推行者。王军认为,淄博是一座重工业城市,过去由于产业结构的原因,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较多,近年来,通过全市上下积极努力,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技改创新等方法,淄博市各行各业都在为“节能减排”不懈努力。他说:“园林绿地虽然有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但在营建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能耗问题,比如大量淡水资源与建材的消耗等,因此,我们应当在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理念、材料选用、施工工艺、新技术应用等环节,将‘节能减排’具体化,通过‘低碳环保’、‘节约型’绿地营建,为市民提供友好、宜居的生活环境,传达环保理念。”
淄博城市绿化年增绿地300公顷
采访中市园林管理局局长户新军告诉记者,从2008年以来,淄博市围绕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奋斗目标,不断加大城市绿化建设与管理。全市平均每年新增园林绿化面积300多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2007年的40.1%、34.2%、14.4平方米分别上升到42.3%、36.4%、15.96平方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2.4个百分点和1.91平方米。在抓好大型城市园林绿地改造提升工程的同时,实施了猪龙河综合整治工程、玉龙河景观提升、淄博植物园景观改造工程、运动员公寓景观绿化等绿化工程,为群众营造了一批景观优美、充满文化艺术含量的开放式公园绿地。
沂源县被评为国家园林县城,高青县被评为省级园林县城,猪龙河综合整治工程获全国优秀园林绿化工程银奖、桓台县文体公园绿化工程等10项绿化工程获得山东省园林绿化优质工程奖,高青县破硬造绿行动等6个项目获得山东人居环境范例奖,在济南第七届国际园博会中,淄博园绿化工程获得“室外展园施工奖大奖”和“室外展园综合奖金奖”。绿色城市已经成为我市响亮的品牌。“但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户新军说,“淄博园林绿化已到了必须精细化和提升的阶段。”
新城区年内开建三大生态公园
户新军说:“我们早就意识到这一问题,已开始对我市的园林绿化进行高标准设计,齐文化、陶瓷文化、聊斋文化等,我们都会陆续在今后的园林绿地建设中加以应用和融入。年内,新城区的三个高标准生态休闲公园就将陆续开建,这些公园都是进行高标准设计和规划的,我们也将在建设高标准精品公园的同时,开展高标准绿化设计提升工作,将对中心城区的绿地一平方米一平方米进行高标准绿化设计和改造。”
据户新军介绍,今年将陆续开建的三个大的新城区生态休闲公园包括淄博市生态休闲公园,这个公园位于中润大道北、北京路以西,面积达1000亩,是淄博市植物园的两倍;一个是新城区景观水系建设工程,该项目将从南到北,贯穿整个新城区,其规划和建设都将是高标准的,它将与玉龙河、猪龙河等形成淄博水系生态系统,并将成为淄博水系景观的精品之作;还有一个就是生态园林试点工程,根据我市确立的城乡一体化绿化要求,该项目位于联通路两侧周村正阳路和张店北京路之间,它将成为城乡一体化的试点和标杆工程。
户新军说,他们将在今后的园林绿化工作中积极采纳市民意见和建议,市民如果有好的建议和意见,可随时拨打园林部门电话或本报热线3184500,他们会根据市民建议和意见及时对城市公园绿地进行调整和高标准改造。
绿化后要严管避免“小路横行”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市民对我市园林绿化的关注除了景观提升外,还涉及管理和护绿等诸多方面,市政协委员张照利在采访中告诉记者,他今年将提交一份《关于加强中心城区绿化带管理的意见》的提案。他说,在调研中他发现,目前中心城区不少公园和绿地都存在非法占用、破坏等问题,比如有些公共绿地被人占用成了小吃摊,大量绿地被“小路横穿”,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破坏了绿地植被,也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景观和形象。
他建议,积极宣传爱绿护绿,让市民都养成自觉保护绿地的好习惯,而园林部门在规划建设之初,也应充分考虑人们的习惯,尽量将园中道路规划的布局合理一点,以避免“小路横穿”现象的发生。他说:“有时候,我觉得适时调整园林植被,也会有效改善目前小路穿行状况,比如,在容易走上小路的绿地内,种植超过半米的灌木,可有效改善目前小路横行的状况。对建设好的园林绿地一定要加强管理,可组织城管、园林部门组成专业执法队,流动或固定区域全年不间断进行管理,以阻止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推荐阅读:
(来源:淄博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