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月4日消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将严格林地用途管制,实现森林面积占补平衡,通过生态自我修复和加大对石漠化沙化土地、工矿废弃地、生态重要区域的治理力度,有效补充林地数量,确保全国林地资源动态平衡、适度增长。力争到 2020年,全国林地面积由目前的45.6亿亩增加到46.8亿亩,林地占国土面积由目前的31.6%提高到32.5%。
林地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国务院明确要求“要把林地与耕地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高度重视林地保护”。为统筹林地资源的保护利用,国务院2010年正式批复实施了《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是我国首个中长期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国家“十二五”规划首次确定了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森林蓄积量达到143亿立方米的约束性指标。
今年以来,为深入贯彻落实林地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二五”规划,国家林业局全面加强林地管理,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具有刚性约束力的制度和办法。下发了《占用征收林地定额管理办法》,明确了林地管理“总量控制、定额管理、节约用地、合理供地、占补平衡”的基本原则,实现了占用征收林地行政许可由无数量限制向定额限制的转变。组织完成了省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目前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已全面铺开。强力推进全国林地“一张图”建设,首次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全覆盖,实施全国统一标准的林地落界。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专项打击和集中检查行动,查处了一大批毁林开垦、非法占用林地的行政和刑事案件。
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表示,我国林业“三地”资源十分丰富,林地面积是18亿亩耕地的2.5倍,还有近6亿亩湿地和8亿亩可利用沙地。林业“三地”问题成为关系全局、影响长远的基础性和战略性问题。保护和利用好林业 60亿亩“三地”资源,对于实现林业 2020年“双增”目标、 2015年两大约束性指标,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绿色增长,加快农民增收、推进扶贫开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贾治邦介绍,为确保实现中央提出的增加1.2亿亩、守住46.8亿亩林地红线的目标,今后一个时期,将重点加强4个方面工作。一是强化林地保护管理制度,严格林地用途管制和定额管理,科学划分林地保护等级,实行林地分级管理和森林面积占补平衡,将森林覆盖率、林地保有量、森林蓄积量纳入地方政府考核指标。二是推进林地监管方式转变,实现全国林地分布“一张图”、中央和地方监测工作“一盘棋”、森林资源“一套数”,由“以数管地”向“以图管地”转变。三是最大限度减少林地流失,采取多种手段收复和恢复损毁林地。四是深化改革,形成林地保护利用管理的新机制,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高广大农民保护和利用27亿亩集体林地的积极性;加快推进国有林场和重点国有林区改革,通过管理体制改革和经营机制创新,落实国有林地保护责任,保持国有森林大面积集中连片的整体性,充分发挥国有森林资源在国家生态保护和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推荐阅读: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