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冒进城镇化”“过度城镇化”“虚假城镇化”

2012年12月26日 09:33中华建筑报

中国园林网12月26日消息:12月16日落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作为单独一项任务列出,这是本届年度会议有别于往年之处。

会议提出,“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显然,城镇化将成为新十年决策层拉动内需的主轴之一。据悉,由国家发改委主导的《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下称“规划”)初稿已编制完成。

然而,如何发展新型城镇化,仍有值得探讨之处,目前全国尚未形成可操作性强的统一方案来加速推进城镇化。对此,一些业内人士的共识是将“以人为本”确立为新型城镇化的方向和原则。

需要避免的现象是:各地扯起新型城镇化这面大旗,搞过去的土地财政。对于城镇区域的土地如何运营,一般地方政府思路明确,即“统一收购”、“统一批租”,在土地收购、土地储备、土地出让三个环节,形成土地一级市场的政府垄断。

今年8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城市蓝皮书》中指出,“个别省份过快的速度,可能导致冒进城镇化、过度城镇化、虚假城镇化,也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加剧社会冲突和社会矛盾”。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任陈耀认为,近10年来我国城镇化存在冒进的问题,空间大量扩张,但支撑这个空间扩张的产业却没有发展起来,人口集中完全靠建房子,人口集中之后却没有足够的就业岗位。

“城镇化是让农民真正进城,是农村人口的市民化,而不是钢筋水泥空盒快速扩张及房价快速飙升的城镇化。这是当前中国城镇化的核心。”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强调说。

推荐阅读:

未来十年:探路新型城镇化

警惕“城市病”走进小城镇

城镇化建设的德国经验

新加坡城市规划管制及启示

(来源:中华建筑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