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生态袋”实现河湖边坡治理与生态修复一体化

2012年12月21日 09:32华龙网李珩 李幸

中国园林网12月21日消息:抛弃以往的水泥、混凝土,用“生态袋”筑造河湖边坡,“生态袋”上还能长各种绿色植物。12月20日,在“2012创★先锋秀”上,“河湖边坡治理与生态修复一体化技术”亮相。

重庆多江多河,边坡也多。但在传统观念上,边坡一般是由水泥、石头、混凝土筑成的。

“这样的边坡太硬,植物只能长在平台或滨江路上,边坡是光秃秃的。”作为该技术的研发公司,重庆绿融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总监严伟称,“河湖边坡治理与生态修复一体化技术”就是要将边坡变软,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生态袋”。

“生态袋”是一种使用聚丙烯无纺布做成的袋子,在充填泥土后,形成结构块体,块体之间再用连接扣连接起来,以取代原来使用的水泥、石头。这样的护坡建成后,透水不透土,使河水与地下水能互流,护坡也能长出绿油油的植物,美化河岸。再加上污染物控制,使河湖形成人、污染物、植物、微生物、动物等生态链,还原河湖的自净能力。

“目前,该技术已在重庆的广阳岛、清水溪、盘溪河部分河段运用,效果非常好。”严伟说,用混凝土、水泥等筑边坡的成本在500—1000元/平方米,而“生态袋”则只需200—300元/平方米。

推荐阅读:

天津:蓟县生态袋技术首次应用护坡绿化双管齐下

北京市公路绿化首用“生态袋”

金牛山景区:种下“生态袋” 收获“绿表情”

兰州市滩尖子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开建

(来源:华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