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石收藏热催生相石业 不可盲目“跟风”

2012年01月17日 15:43辽宁日报

中国园林资材网1月17日消息:辽宁省园林观赏石协会副会长张文元是一位藏石爱好者,他家里收藏的石头有十几块,都是灵璧石中的精品,此外,他还收藏了广西来宾石、江苏的栖霞石。“这是青山挂雪,是雪花灵璧石;这是磬石,特别沧桑……”他向记者一一介绍。他说,像他这种收藏规模,在辽宁有很多人。

沈阳市一家企业老总王宝华对记者说,他的藏石能有上千万元了。“我收藏奇石10多年了,每年都开车去灵璧县看奇石展,寻找好的石头,今年又去了广西柳州奇石展,挑选到了几块好石头。”

辽宁省观赏石协会副会长赵永顺向记者介绍说:“中国观赏石兴起于唐代。从1980年开始又兴起收藏热,近些年来逐渐升温,我省藏石与赏石人成倍增长,已经跃升为收藏界的一个大群体。”

据统计,目前在我省,收藏或买卖观赏石的人数已达20万人左右。而这个人群数量,在10年前是2000多人;在20年前是200多人。观赏石收藏升温可见一斑。

赵永顺说:“辽宁的观赏石市场潜力很大。”辽宁本身就有很好的经济基础,个人财富不断增多,有能力“玩”石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追溯沈阳人收藏石头的历史,赵永顺记得很清楚。他回忆说,沈阳人收藏石头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

1991年,在八一公园的花鸟市场,灵璧县的人拉着一卡车灵璧石来卖,当时很多人奇怪:石头还能卖钱?其中有位郑老师花了6000元钱买下了一卡车的石头,随后在南湖古玩市场旁边卖了起来。

赵永顺是1999年开始 “玩”石头的,正好和郑老师家住对门,因为当时特别喜欢石头,便拜郑老师为师,学起了赏石文化。在赵永顺看来,石头是发现的艺术,作为一种天然的艺术品,它有别于其他收藏品。奇石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不是一般的工艺品,而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对奇石的鉴赏由于每个人的学识、素养不同,看法也不尽相同。收藏奇石要善于发现美。

石价暴涨:一块石头2年涨了10倍

如今,一些人在赏玩奇石之余,也将其作为收藏投资的一个门类。赏石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成为了一种经济现象。

在沈阳北市场花鱼古玩城的一家奇石经销店,店主告诉记者:“我们店经销缅甸树化玉,以前进一次货要半年左右才能卖完,但现在一次进50多块缅甸树化玉,一个星期就卖完了。”

有人用“疯狂”二字来形容目前奇石市场奇石价格的暴涨。2008年,台湾七彩玉在大陆的第一个办事处落户沈阳,赵永顺成为了办事处的总代理。他说:“由于奇石的资源量越来越少了,以及收藏者越来越多,奇石价格飙升,从我们的进货价格就能看出来,3年来已经涨了3倍左右。”

在赵永顺的奇石经销店里,最贵的一块石头卖到了1000多万元,他说:“7年前,我花了15万元钱买到了这块石头。”

而对于奇石价格的暴涨,王亮深有感触,他指着一块大枣形状与颜色的石头给记者看:“这是2008年我去新疆在卖戈壁石的市场上买的,当时2元钱一块,那年的年底就有人出1.5万元买它,现在这块石头能卖到5万元了。但我不想卖,我喜欢它。”4年前,他花了40多万元买的石桌,如今也涨到了200多万元。 “还有这块石头,当时价格是2.7万元,现在30万元了,仅两年多的时间就涨了10倍多了。”

据业内人士讲,这几年灵璧石的价格涨幅也很大,“2001年,在沈阳,花20万元能收一小卡车货,但现在20万元可能只能买到一块石头了。”

专家提醒

奇石收藏投资不可盲目跟风

马光说,他认识的一位朋友,家里买了100多万元钱的石头,虽然每块石头外观看上去都很美,但大部分是假的,经过了人工的修饰,已经破坏了其原生的状态。他说:“灵璧石只有自然、原生态才有价值,但现在的石头有很多作假了,比如上颜色、切底、粘贴等。”

与其他热门收藏一样,奇石收藏也存在着造假作伪现象。造假者常常对自然形成的石头采用切割打磨抛光、钻孔镶嵌、烧烤涂油等手法,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专家提醒说,近年来,随着收藏热兴起,奇石收藏爱好者和消费者越来越多了。但由于目前的奇石市场还欠缺足够的规范性,藏石在为消费者开辟投资新途径的同时,也不免会催生一些盲目投资的行为,因此,理性、科学地赏石在这一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消费者切忌盲目跟风。

据业内人士讲,目前奇石作假主要有造型作假、石肤纹理作假和颜色作假等情况。伪造者刻意模仿天然奇石的特征,对其进行人工处理,通过改变石头的形状和颜色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造型作假一般有局部改形、整体改形、背后粘接造型几种。

有些石头因此完全改变了原石形态,有些石头的主要观赏面则进行了裁减。而粘接的做法是利用纹色相近的两块甚至更多的石头黏合在一起,纯属无中生有的“创造”。石肤纹理造假是为了让石头更美观,生造出了一些纹理,还有一些是在原有基础上将其加深。改色通常是将灰色的石头涂抹为黑色,使其身价更高。

那么什么样的石头才算好石头呢?

专家介绍说,评价奇石的收藏价值可从形、色、质、纹四个方面入手。“形”是指石形完整,多姿多态,风情万种。“色”,以色艳为上品。“质”,以坚为要,以硬为妙,手感润滑细腻为上。“纹”,图纹清晰,质纹流畅,线条柔和。

奇石的珍贵就在于体现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力量,所以奇石的收藏非常讲究“天然”、原生态,切忌人工修饰。

记者还了解到,为了推动观赏石市场良性发展,目前在安徽省宿州市,已经相继成立了“宿州市赏石学会”、“灵璧石专家委员会”、“宿州·中国灵璧石研究院”、“灵璧石鉴定评估委员会”等机构。

推荐阅读:

衢州:海盐一“生态产品”开全国先河

塑木地板领衔环保低碳悄然出世

青岛:海边多了观光椅 方便游客游玩

青岛大沽河:生态混凝土会“呼吸”能透水

(来源:辽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