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月13日消息: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寻甸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加强生态建设作为打造“宜居新城”的主抓手,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着力推进“四创两争”工作,努力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责任措施到位,全县生态建设成效明显,城市形象显著提升,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突破。
寻甸县力争用5到10年时间,将寻甸打造成为昆明北部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昆明北部山水生态宜居新城。通过近年来的努力,北部宜居新城“显山见水”。
新建公园做足“水文化”
寻甸县汇龙湿地即园博园于2011年11月19日盛装开园,这不仅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场所,同时还将有助于宣传牛栏江调水和清水海引水两项工程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汇龙湿地位于寻甸县城中心区域,东临规划道路牧靡路,南临前进河,西临龙泉路,北临翠苑路。占地面积220亩,其中岛屿13亩,主河道12亩,漫滩43.5亩,园地151.5亩,总投资6000多万元。湿地紧扣“水”文化主题,通过近2万平方米的湖面、湿地和漫滩,营造了公园的绿色、环保、生态特征,成为县城首个“水文化”公园。
寻甸县相关负责人介绍,汇龙湿地自然景观遵循“五山、一水、一谭、三分田”的总体格局,通过一条主园路,将全园景点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一条主河道贯穿其中,将全园水域划为两块;通过木栈桥和木桥,将岛屿连接起来。园内布置多个各具特色的景观节点,重要文化景观节点包括民族和谐广场、和谐大道、水文化广场、龙文化广场,重要自然景观节点包括单椒秀泽、百卉含英、浮岚暖翠、松风水月、竹烟波月、一倾碧波、荷塘飞鹭、一川风月。
园博园的建设,为广大寻甸群众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休闲娱乐场所。同时,也将进一步改善寻甸县城的自然生态环境,提升县城品质,并加快推动寻甸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
宜居新城“以绿为脉”
其实,汇龙湿地仅是寻甸县生态建设的一个缩影。寻甸县委书记罗永斌说,环境是最永恒的资源,生态是最宝贵的财富。寻甸县将牢固树立“抓环境就是抓生产力,抓生态就是抓竞争力”的观念,全力抓好生态建设,努力构建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良好局面。
2011年,寻甸县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明显。广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天保工程公益林、退耕还林、水源保护区“农改林”、特色经济林及杨树种植任务全面完成。积极推进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六哨乡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通过省级评审,4个省级生态乡镇已申报验收,47个市级生态村创建达标。深入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和牛栏江流域水环境专项治理,集中整治牛栏江流域26个重点污染源,关闭取缔七小行业15家,启动5个重点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处理站建设项目,县城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营,污水处理率达80.4%,农村“六清六建”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扎实推进,牛栏江水环境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水质持续稳定达Ⅲ类以上。
寻甸县在加大生态建设的同时,还着力打造精品工程,高标准建设特色城镇。按照“东拓北延、分片打造,提升内涵、组团发展”的思路,明确县城发展定位,构建“一主两辅三片区”和“两轴五园两区”发展格局。以县城为主体,打造以山为骨、以水为魂、以绿为脉、以文为蕴的山水生态宜居新城;依托金所、羊街工业发展,走城园一体化道路,建设工业辅城;依托凤龙湾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和北大营影视文化产业基地开发建设,以塘子、易隆为中心,建设旅游辅城;加快文笔山片区、小黑龙片区、三月三片区开发建设,推进城镇上山。依托县城周边独具特色的山水优势,规划建设前进河和中央绿带两条生态绿轴,强力推进汇龙湿地二期、小黑龙潭公园、三月三森林公园、青龙山公园建设,提升河滨公园品质,开发文笔山风景区、凤龙山风景区。加快推进市土投公司土地一级开发项目、伊甸园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北城区城市综合体、综合档案馆暨展示中心建设。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创新老城改造机制,启动仁德街道小碑村片区和峨云路片区土地一级开发,统筹规划,连片推进。县城建成区面积增加0.32平方公里。全面推进小集镇开发建设,加大“撤村并居、迁村并点、生态移民、统规统建”力度,突出产业功能定位,体现各自特色,发挥示范效应。
生态建设力求新突破
城市山环水抱,风光秀丽、气候舒适,农田景观优越……寻甸县将以“显山、见水”为基本的视觉要求,建设山、水、湖、田与城市建设空间有机渗透的现代化山水城市。在构筑山水城市的同时,使绿色深入渗透到城区,通过“绿廊”、“绿楔”、“中轴线”等公共绿地构建绿地框架,同时与道路绿化、社区绿地和组团绿地相辅,营造“开门见绿,处处有绿”的美好家园。寻甸县城的绿地开放空间系统主要由公园绿地、河流沿岸、林荫道和部分具有游憩功能的林地板块构成。
如今,寻甸县的群众步行3分钟、5分钟和10分钟的距离,就可以进入不同等级的公共绿地。罗永斌介绍,下一步,寻甸县将继续坚持环保优先、绿色发展的工作思路,努力实现生态环境建设新突破。
一是大力开展城乡绿化,始终坚持“生态立县”,以创建国家生态县、国家森林城市和省级园林县城为目标,广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以生态村和生态乡镇创建为载体,推进农田道路、河道沟渠、村庄庭院绿化,做到绿化全覆盖、无盲区,完成3个国家级、5个省级生态乡镇和53个市级生态村创建任务。
二是强化水域环境整治。围绕牛栏江水质达Ⅲ类、清水海水质稳定在Ⅱ类的目标,认真落实河长责任制,坚定不移抓好前进河等县城入牛河道及各乡镇主要河道的水环境治理;深入开展“六清六建”综合整治,努力减少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完成牛栏江沿线5个集镇“两污”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加快推进168个村庄“三池”建设,控制集镇生活污染和农村重点区域生活污水,做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工业园区为载体,构建节约、高效、环保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系,打造绿色产业;积极构建循环型煤磷精细化工产业体系,提高不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大力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促进企业从生产源头实现资源消耗的最小化、“三废”排放的无害化和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大力实施“节水节地节材节能”全民行动计划,倡导绿色、低碳、清洁的生产生活方式。
推荐阅读:
(来源:昆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