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访筼筜湖红树林美景,随专家实地观察下潭尾红树林生长情况
中国园林网11月23日消息:今年,厦门提出2013年底在全省率先建成国家级生态市的战略目标。关于厦门的生态文明建设有说不完的故事,而筼筜湖上的红树林,则向我们诉说着一段生态修复的厦门传奇。
这是个“水中森林”,水陆交界的地方是成片的红树林,从海洋植物、地被植物到灌木、乔木,各种绿色植物错落有致,还不时惊现几处鸟窝,白鹭成群飞,鱼儿水里游。这个地方便是筼筜湖外湖导流堤。
过去:导流堤曾是“丑小鸭”
筼筜湖导流堤主要作用是根据潮汐涨落引海水更换湖水,把整个湖水搞活,能有效改善筼筜湖水质。导流堤分成外湖导流堤和内湖导流堤两部分。筼筜湖外湖导流堤从西堤纳潮口延伸到白鹭洲下沉式广场,长约1300米,内湖导流堤从湖滨中路通向湖东桥,长900米。
导流堤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利用筼筜港北侧滩涂淤泥堆砌而成,属于临时性水工建筑。经过潮水十余年的冲刷,导流堤已经破损严重,每年都要被冲出二十几处几米宽的大窟窿。
2005年,厦门市启动对导流堤的永久性改建加固。改建后的导流堤虽然牢固了,不会被水冲出大窟窿,但是“相貌丑陋”,离生态之美差远了。
改造:种多个品种红树植物
如果想把导流堤建成一个绿色生态系统,就必须在这里种上合适的植物,有了植物才会有动物,导流堤才能“活”起来。
2006年,通过对导流堤滩涂进行改造,外湖导流堤种上了红树林,品种以秋茄为主,后来又陆续增加了拉贡木、无瓣海桑、木榄、红海榄、老鼠簕和榄李等品种。其实,早在2001年,筼筜湖的白鹭岛和内湖导流堤就种上了红树林。2005年的加固改造工程破坏了部分内湖导流堤的红树林,2006年从白鹭岛移植了4万株红树林到内湖导流堤。
现在:美丽植物焕发生机
如今,6年过去了,筼筜湖外湖导流堤黑黝黝的滩涂已经被绿油油的红树林覆盖,最高的红树植物已经长到3米多高,正值“壮年”。
除此之外,马鞍藤、非洲茉莉、红刺露兜、柳叶垂榕、红千层、巴西夹竹桃、海马齿、台湾相思树、鸡冠刺桐和斑叶香娘子等,几十种形态各异的美丽植物把这里装点得一派生机。
据悉,筼筜湖内湖导流堤自2005年起就对外开放,站在上面可对望美丽的白鹭岛。出于安全考虑,目前,筼筜湖外湖导流堤还未对外开放,但在筼筜路和湖滨西路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条生机勃勃的“绿色生命线”。
厦门会展海边明年将种红树林
记者还从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了解到,为美化提升海域环境,明年4月,厦门会展北路到香山国际游艇的海滩也将种上红树林。同时,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他们在翔安区辖内的无人岛鳄鱼屿上发现了3亩多的红树林,正在制定保护方案。
推荐阅读:
(来源:海西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