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五字经”做强宁陕林下经济

2012年10月09日 09:28陕西日报王永锋

中国园林网10月9日消息:率先在全省完成林权制度改革的宁陕县,立足实际念好扶、传、帮、促、带“五字经”,着力做大做强林下经济。据统计,全县林下经济总收入达3.1亿元,仅此一项农民人均收入近5000元,占农民人均总收入的70%以上。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宁陕县农民人均拥有林地超过50亩。该县立足山林资源丰富和林农发展产业积极性高的实际,大力发展林果、食用菌、中药材和生态旅游产业,探索出一条“立足生态资源、激活生产要素、调整林下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绿色循环发展路子。以板栗、核桃为主的干果业,以食用菌、种养业为主的绿色食品,以“两线六区”景点和农家乐为主的生态旅游蓬勃健康发展,已经成为全县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

统筹支农资金“扶”。该县把计划、扶贫、农业、财政支农资金捆绑起来,每年安排1500多万元专项资金对林业产业实行重点扶持。金川镇村民袁淼以前在广州打工,2008年返乡后依靠林权抵押贷款15万元,政府给予一定补助,在县城办起了农家乐,生意很红火。

开展技术培训“传”。县上每年筹资40万元,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巡回各乡镇举办免费技能培训班,每年培训林农2.4万人次。新场镇农民王朝政,2010年返乡后在当地办起了野蜂蜜加工厂,不仅走上了致富路,还带动100多农户发展中蜂养殖。去年,全乡养蜂由前年的480箱增加到1800箱。

实施连心工程“帮”。林下经济发展涉及多个领域。县上组建了食用菌、干果、药材种植、生态旅游4项林下经济工作组,县上四大班子分别联系一个产业,帮助林农搞产业开发。同时抽调县、乡、村千名干部实施“连心工程”,帮助农民面向市场发展林业产业。

建立服务平台“促”。县上先后出台林业产业发展、林权流转管理、森林资产评估等配套改革措施,进一步激活林业经营机制。目前,全县已流转林地51.4万亩,发放林权抵押贷款1555万元。培育发展林业专业协会11个、专业合作社16个。四亩地镇罗家沟板栗园合作社,采取合股分利形式,统一栗园生产经营,户均栗园收入5000多元,创全县最好水平。

培育龙头企业“带”。通过协调贷款、政策倾斜、领导包挂、干部驻企等措施,大力培育龙头企业,积极引导“明白人”自主创业。2011年县上为松夏菌业、秦南菌业等龙头企业协调贷款1000多万元,扶持其扩大规模、开发珍稀菌种和食用菌精深加工。去年这两家企业产值达到7000多万元,带动农民就业7600多人,农民增收5600多万元。

推荐阅读:

安徽:林下经济实现宣州可喜的“三增”

江西省都昌县林下经济拓宽致富路

贵州省林业厅到麻江县调研林下经济

河南:新密市林下经济激发新活力

(来源: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