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荫道规划中的新建四块板道路绿化效果图
南京中山陵陵园路夹道梧桐树“绿色走廊”
中国园林网10月10日消息:一条条林荫大道,宛如“绿色隧道”贯穿钢筋水泥城市,是南京给人的第一印象,但南京并不“满足”——10月9日,该市规划局公布《南京市绿荫道三年实施规划》,计划“用三年时间,在全市范围初步形成400条、一千公里的绿荫道。”
负责规划编制的江苏苏邑市政设计公司高工朱光远告诉记者,规划之初,南京对“绿荫道”下了一个新定义:道路长度不小于200米,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绿化覆盖率达92%以上,全路幅断面绿化覆盖率60%以上。
根据规划,南京绿荫道覆盖整个城区,呈网络格局,相对集中在三块:一是老城范围内及历史文化街区;二是进出城的主要门户道路;三是沿紫金山、幕府山、玄武湖、秦淮河等历史沿山滨水地区。
南京本以“绿都”闻名,为何再制规划?市园林局局长黄辉告诉记者,南京大规模栽种梧桐始于1928年,当时国民政府制定的《首都规划》奠定了现今南京绿都的雏形,体现出历史的厚重和城市文化特征。如今南京正创建绿色都市,新一轮绿荫行动更注重突出城市文化气质,大道显现气魄,小路体现雅致,错落有致,色彩兼备,才能体现“人文绿都”的内涵。
记者了解到,道路绿化“提标工程”已在洪武北路、玄武大道等主干道试点,用高大乔木代替金属隔离栏,将人行道、慢车道、左右机动车道实施“绿色分隔”。这400条林荫道建成后,“人藏树下走,车在林中开”,黄辉对此很有信心。
三年建一千公里的绿荫道,会不会成为“绿色大跃进”,导致新一波“大树进城”?南京市政规划所所长陈玥强调,“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南京林荫道建设也将遵从这一自然规律。”南京市规划局负责人说,规划重在导向,勾勒出未来南京的绿都新貌,并非要这400条路绿荫三年就如现在的中山东路那般茂密。新栽树种将突出南京“梧桐城”特色,并结合道路功能和周边景观协调的原则,种植雪松、合欢、国槐等地适性树种。
三分栽,七分管,绿荫道的长效管理离不开群众参与。南京将对经公布的绿荫道采取动态监管,每年复查一次,不合格的给予警告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撤销“绿荫道”称号。
市社科院专家展望,未来的南京,将是一个比肩澳洲墨尔本、法国蒙比利埃的国际绿荫城市。“白露挂苍松,梧桐细雨中”,古诗中的美景将在南京城处处可见。
推荐阅读:
(来源: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