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古城建围墙 给一棵树“让路”

2011年09月16日 08:57聊城新闻网庞玉伟

聊城古城建围墙  给一棵树“让路”

中国园林网9月16日消息:近日,聊城微博里一位网友发表了一则“围墙给树让路”的消息,并配发了一张图片,这个网友说“细微之处是古城保护与改造中保护生态环境的生动体现”。这则微博引起了网友的关注。

9月5日,记者在东关桥附近找到了这棵树。这棵树是一棵国槐,树龄有十年左右,根部以上50厘米处有一条树枝旁逸斜出,和主干并排向上生长,构成一个“Y”字形。据附近群众介绍,这棵树是后来补种的,由于两旁较早种植的树生长起来近乎遮天避日,以至于后栽的这棵树没有了生长空间,在“游弋”出队列,摆脱了大树的荫庇之后,才开始向上伸展。记者观察到,这棵树的长势远没有旁边的旺盛,在一排粗壮挺拔的树中显得很不起眼。

古城保护与改造指挥部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修建围墙是围蔽施工的需要,这棵树正好挡在了围墙的延伸线上,施工方在砌筑围墙的时候不得不中止,另起一段,专门为它留出一部分空隙。尽管这样做加大了工程量,对整体景观也有一定的影响,我们仍坚持以保护为主的原则,不准挪移或者砍伐树木。”

这位工作人员说:“房屋易建,大树难求,宋远方书记早在改造之初就做出了‘保存古风古韵、延续历史文脉’的重要指示。大树作为古城历史文脉的一个重要载体,不仅将提升改造后古城的生机与活力,也是我们留给后人的一份重要遗产。”因此,在古城拆迁与建设的过程中,指挥部明确要求,对古城树木全部保留,进行妥善保护。对居民所有的树木通过赎买的方式,实现树木产权的合理流转;任何建筑的设计和建设要为树木“让路”,对确需移植的树木要经过指挥部和园林部门的审批;对古树和名贵树种进行专门保护。通过这些措施,在古城保护与改造的整个过程中,没有出现乱砍滥伐的现象,实现了改造古城风貌与保护自然遗存的和谐。

(来源:聊城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