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8月2日消息:即使是在大暑前后,汩汩而出的山泉水,依然冰凉。四周,层层叠叠的山峰围成一圈,满目青翠沁绿……这里是西山腹地狼坡,采煤沉陷区。
相对于市中心小街巷维修时的情形,群山间,即使数台挖掘机齐声怒吼,这般动静仍然显得微不足道。
然而,巨变悄然呈现:万柏林万亩生态园、长风城郊森林公园、狼坡生态景区、赵氏沟景区、四达沟景区、石千峰森林公园、王封一线天……万柏林区沿西山边山一线,由南而西而北,正在倾力打造U型生态文化旅游带。U型,似巨人舒展双臂,或将托起龙城太原“青山绿水之城、蓝天白云之城”一角;又似如椽巨笔,为万柏林区描画“山水印象”。
栽绿——— 治污
循环蓄水湖碧波荡漾,足足一个足球场大小,为生态园今年新添的一景。三年建设,1.5万亩的生态园岁岁有变化,年年出新意:建设者进场时,工业废渣、建筑垃圾漫山遍野——— 植树造林11410亩,满眼皆绿———亭、台、楼、榭、长廊点缀其间,赏心悦目,生态园总体布局已然完成。
山区面积占三分之二的万柏林区,最多时,曾有二千二百多处“黑口子”隐匿山间,加之多年大规模的煤炭开采,以及粗放式的非煤矿山生产,万柏林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植被枯朽、水土流失、黑尘扑面……
启春阁矗立于生态园海拔1100米的制高点,“启春阁”,寓意深远,欲开启区域转型发展之春天,盼跨越发展,脱胎换骨。从这里四下望去,南侧的晋阳湖、北面的迎泽西大街、东边的长风西大街,尽收眼底。
随着城市路网的完善,以及周边住宅、高厦拔地而起,相对于三年前开建时,生态园与市中心的距离拉近了。万柏林区民众心底的那幅绿色画卷也由朦胧而清晰,生态园的建设,三年的坚持,不啻为万柏林区———万柏成林——— 最有力的正名。
栽绿——— 造景
山泉潺潺、瀑布泻银、卉木蒙蒙……采煤沉陷区居然出现这般景观,令人咂舌。居于生态园以西偏北方位的狼坡生态景区,7200亩林地已基本形成,樱桃、白蜡、火炬……二十多种苗木汇聚于此。一阵风过,树叶子簌簌作响,曾经千疮百孔的采煤沉陷区,一时间碧波荡漾。
刚刚形成的12公里园区干道蜿蜒起伏,将狼坡的层层面纱一一撩开:同根共生的夫妻唐槐,每一株都三四人抱不住,桠枝虬曲缠绕,似在低头细语。“夫妻唐槐”相传为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所命名。“有明史阳曲县志记载为证。”对此,村里老人振振有词。十步之外的“宋榆”,则像个孤独老者,摇晃着也很粗大的枝干,发出沙沙的絮语。近来多有降水,景区一角的汲水泉愈发欢畅,水柱如成人胳膊粗细。这便是九院沙河的源头。
狼坡本是一自然村,归属九院村。时至今日,村里人仍然时常念叨这样一件事:二十多年前的一天夜里,忽然一阵闷响,村外那株十余米高的槐树,应声而没,仅只露些树梢。因采煤而沉陷,九院村被迫于1990年整体移民搬迁。
如今,不少村民重返故土,变挖煤为栽绿造景。在狼坡海拔1300米的最高处,面朝新修筑的望景台,他们正喜滋滋地修造一照壁状的标志,上书“狼坡圣境”。
栽绿——— 产业
跟万亩生态园、狼坡生态景区建设如出一辙,万柏林区王封乡“一线天”景区的开发,仍然由林业部门充任 “先锋官”。今年7000亩的造林绿化已完成过半,为“一线天”铺陈了绿底衬托面。
“一线天”峡谷纵深约1.5公里,两侧峭壁高约百米,崖下山体开裂一线,最窄处不足一米,为河流冲蚀形成的自然奇观。沟边崖角可见多处山洞,据说是战乱年代百姓躲避藏身之所。
为尽快形成U型生态文化旅游带,景区间的连接道路或规划设计、或筹备实施。
万柏林区“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既要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着力加快一流产业大区建设,又要坚持“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着力加快一流宜居大区建设,又要坚定不移地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着力加快一流生态大区建设。
山山水水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恩赐,是每个人的一份“家产”。万柏林区民众恢复生态的实践再次昭示:要享受这份家产,首先当保护好她。
推荐阅读:
(来源:太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