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江海之城迈向大气秀美(组图)

2011年07月29日 12:15辽宁日报

鸭绿江国际旅游节时,丹东被装点得分外亮丽

秀美凤凰山,峰峦叠嶂

多民族聚居丹东,和谐美满

中国园林网7月29日消息:炎炎夏日,站在江海交汇处,呼吸着湿润的空气,吹拂着清凉的海风,眺望着碧波荡漾的鸭绿江,心神皆醉。环境空气质量在全省名列前茅,水环境在全省“领跑”,林地面积列全省第一位……天蓝、水绿、风轻、云淡,丹东的秀美,不一而足。

在丹东,与秀美相呼应的还有大气当向“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冲锋的号角已经嘹亮地吹响时,不久的将来,一个集清洁、生态、绿色、人文于一身的新江海之城将强势崛起。

打造清洁宜居丹东

4月29日上午,丹东市召开迎接省级卫生城市复核验收暨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动员大会,提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目标,这标志着丹东市“创卫”工作全面启动。针对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的10大项、66小项、1000多个点位,丹东市将力争经过5年的努力,建设成为“国家卫生城市”。

“国家卫生城市”称号是反映城市整体卫生文明程度的最高荣誉,丹东有这个能力和信心!

山清水秀、环境优越、生态和谐是丹东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加上历史上曾多次获得 “十佳卫生城”、“全国卫生城”、“省级卫生城”等殊荣;同时,丹东市一直开展的爱国卫生运动,在群众中深深扎根,培养了良好的“创卫”氛围,曾经取得的成绩也让市民产生了强烈的荣誉感,提升了市民的热情和参与度,为丹东市开展“创卫”工作奠定了坚实而厚重的基础。

丹东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就是要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功能,优化百姓居住环境,提高城市形象,为百姓创造一个优良的生活环境。

目前,丹东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基础工作全面展开,规划和管理体系建设基本完成,在全市范围开展了除“四害”行动和名为“蓝盾行动4号”的爱国卫生综合整治行动及系列专项整治行动,基层卫生防保体系及基础工作快速完善,今年有望通过创建“省卫生城”的复核验收。

更为可喜的是,7月21日,丹东市顺利通过“省卫生城”除“四害”工作复核验收,标志着丹东“创卫”首战告捷。

成绩的取得凝结着丹东人的汗水。今年4月在全市范围内打响的除“四害”战役,丹东市注重从机制、体制上下功夫,成立了各级病媒生物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市、区、街、社区除“四害”四级工作网络,并建立健全经费保障制度。特别是在7月16日和17日,丹东市工商局的工作人员利用周末时间在珍珠大市场带领业户们一起加班加点,挑灯夜战,逐个摊点清理,专抠死角,两天共清理多年积累的垃圾2.5吨,使市场的卫生状况有了明显改观。

开创优雅文明丹东

“科学发展、和谐社会是新的历史阶段中的新的主题。需要通过一个抓手进一步推动我们的发展更加科学、社会更加和谐。同时,为了提高城市软实力,特别是提高市民素质,也需要一个抓手,"文明城"创建就是很好的抓手。”丹东市市委书记戴玉林是这样认为的。基于此,创建“全国文明城”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其创建测评体系中包含了“四城联创”中的其他内容,堪称牵头工程。

“全国文明城”创建工程纷繁复杂,千头万绪,丹东各县(市)、区随之展开的创城工作亦是轰轰烈烈、如火如荼。

元宝区形成了铺天盖地强化性的教育氛围。该区启动“全民意识,全民行动,层层创建,层层落实”活动,制定、下发2011年度文明街镇、文明社区、文明村、文明楼院、文明家庭、文明学校的考核细则。在全区范围内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品牌评选活动,制定、下发《关于在全区开展“全民意识,全民行动,层层创建,层层落实”精神文明建设品牌评选活动的通知》。

振安区迅速在全区镇街范围内打响“四城联创”攻坚战,6月22日,振安区委、区政府组织召开了由区直32个部门参加的四城联创工作协调会,标志着振安区四城联创工作进入了攻坚阶段。

不仅大人行动起来,孩子们也为此注入了新的活力。振安区九连城镇在辖区的7所小学中开展了 “小手拉大手、携手创四城”活动,通过给家长宣读四城联创倡议书、承诺签名、召开主题班会等形式,引导孩子和家长共同投身到“四城联创”活动中来。 5月23日,九连城镇中心小学举行“四城联创从我做起”承诺签名仪式,600多名少先队员郑重承诺,并在横幅上签写了自己的名字。这让创城活动充满了未来和希望。

更让人感动的是,振安区的老人也为“创城”发挥余热,用自己的热心和热情感染着周围的人。离退休人员、老党员、老干部等“五老”组织开展了认领“绿色墙”活动,老人们把一些有顽疾、乱贴乱画的墙认领下来,进行清理和保洁。镇街老党员讲师团围绕创城进行宣讲,到目前全区宣讲活动共开展了20余场次。老人们力所能及地为创城献一片心、尽一份力。

目前,创建“全国文明城”工作正在有计划地组织实施,各区、街和企事业单位正在围绕提高市民和职工文明素质、树立文明社会风尚、纠正不文明行为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性活动,计划2013年申报全国文明城市参评资格,2016年申报创建国家文明城市。

开启繁荣生态丹东

“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要高度重视保护生态环境。今后,凡是对环境有不利影响的项目一律不引,凡是环评不达标的项目一律不批,凡是有可能产生污染的项目一律不上。要引导现有企业大力推进清洁生产、"绿色制造",并逐步关闭和迁走对环境造成危害的企业。 ”在丹东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戴玉林的话振聋发聩。

建设“绿色GDP”,拒绝“黑色GDP”。在如何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碧水蓝天的问题上,“全国环保模范城”的创建成为了丹东市未来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二者之间的结合点。

如今,创建 “全国环保模范城”的各项指标考核工作已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实施,节能减排、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等创城重要考核指标开始实施严格控制,争取从2011年开始,使丹东市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指标考核名次进入并连续3年保持全省前3名,为申报省级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奠定基础。

“生态文明理念的塑造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创建“全国环保模范城”不仅仅在于给人们带来生态经济的健康发展、生态环境的优化,更在于给广大干部群众塑造了生态的理念。对于这一点,丹东无比清醒。

未来5年,以丹东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中的 “三个一律”为标准,丹东将把生态环境置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首要地位。严格新建项目审批,提高环境准入门槛,以环境容量、资源禀赋、自然条件、区位优势规划和摆放项目开发,充分发挥环保把关和结构减排的作用,将有限的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用在有利于丹东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高、新产业项目上。

进入崭新的“十二五”时期,丹东也进入了一个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激情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丹东市将继续开展环保专项行动,重拳打击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违法行为,坚决关闭重污染企业。实施“碧水工程”,加强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和农村饮用水水源建设,让百姓喝上放心的水;实施“蓝天工程”,经过对大气污染点源、线源、面源的不断治理,让百姓呼吸上清新的空气;实施“宁静工程”,通过加强建筑工地、沿街商业网点噪声管理,有效解决加工点噪声和交通干线噪声扰民等问题,让百姓拥有清静的生活空间。

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产业化道路,塑造一个生态品质和产业结构并驾齐驱、环境特长与产业优势齐头并进、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融为一体的生态丹东,丹东别无选择。

描绘秀美绿色丹东

依山、临江、面海,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9℃,素有“北国江南”的美誉,这就是我国东北地区最温暖湿润的区域和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丹东。同时,北以17座青山为屏,南有鸭绿江碧水依城而过,森林覆盖率达66%的丹东,为辽东半岛支撑起一把天然绿伞。

近几年来,丹东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园林绿化建设投入,修建和改造了一批城市公园,使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居全省上游,城市面貌逐步改观,园林城市特色日益凸现,已荣获省级园林城市称号,这些都为丹东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累积了资本,也成为了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

自“四城联创”工作启动以来,在短短的两个多月里,丹东市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目前,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规划体系、管理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全市绿化工作取得新的突破,新增绿地7公顷,植树134万株,完成绿化投资1.72亿元,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2002.6公顷,绿化覆盖率达37.5%,城市绿化设施建设多数指标已经达到验收标准。

各县(市)区、各部门也积级谋划,齐心合力,力争在今年打响 “四城联创”第一枪。

元宝区目前已圆满完成植树任务并进一步巩固绿化成果。该区已经对全区的名树、古树进行了统计及养护工作,并在原有基础上对全区的绿地认养档案进行规范整理,各街镇正在开展绿树、绿地的认养工作。

随着“四城联创”工作的深入,今年振安区绿化工作的理念也由以往简单的植树栽花向适应城市人群需要、改善城市树种转化。今年以来,该区共投入242万元,植树10万棵,较好地完成了今年创建园林城的建设任务。

其实,在丹东,“四城联创”已经不再仅仅是一项活动,而成为了全市最大的民生工程。当“全国文明城”和“国家园林城”、“卫生城”、“环保模范城”纷纷成为丹东的囊中之物时,一个北有青山屏障,南有绿水风光,天蓝、地绿、水清、景美、人和的新丹东必将屹立于红色的东方。
 

推荐阅读:

辽宁:丹东发现中国新记录种植物

辽宁丹东古树名木“健康”状况亦喜亦忧

丹东杜鹃品牌价值1.63亿元

辽宁:丹东杜鹃精品助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来源:辽宁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