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景观水体修复方法和太阳能路灯控制系统

2011年06月01日 11:11每日商报

中国园林网6月1日消息:前天中午,一段激昂的乐曲敲响了浙江省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颁奖典礼的前奏。

大屏幕亮起,本次大赛的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公开答辩最佳表现奖和公开答辩最佳创意奖等奖项被逐一揭晓。作为历年来参赛学校最多、参与人数最广、参赛作品数量最多的一次竞赛,大赛共收到来自全省63所院校的935件作品,参赛人数超4万,作品内容涉及机械与控制、生命科学、信息技术、能源化工、社会、经济、教育、哲学、管理等各个学术领域。

5月28日-29日,闯入决赛的44所高校的229件作品、500多名大学生齐聚一堂,展开秘密答辩和公开答辩的最终角逐。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虞龙宝是大赛评审之一,对大学生作品赞赏不已,称“参赛的作品很有创意,能够应用于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很多高档的楼盘都开始进行水景设计,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需要经常换水以保证水体的水质,因此高昂的后续维护成本往往使物业管理陷入骑虎难下的尴尬境地。我们这个项目研发的技术能够实现后期维护的零运行费用。所以,它的市场前景和盈利空间是无法估量的。”浙江工商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大二学生黄焕林对自己的作品很有信心。

黄焕林发明的是一种新型的景观水体修复方法,即景观水体生物修复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各种水生植物、动物以及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将水体中的各类污染物清理并吸收。通过三者形成的食物链将水体中的污染物带离景观水体,实现景观水体的生态平衡,维持良好的水质。作品还在设计中添加了增氧系统和雨水收集装置。这个作品已在年初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

大赛主办方之一的团省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学生们不再拘泥于对科技的研究,不再自顾自地搞科研,他们对现实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开始从社会和民生入手,下农村,做调查。

令人惊喜的是,参赛者越来越考虑到社会生产的需求,并主动与企业联系合作。在特等奖中,浙江工业大学的“太阳能路灯智能控制系统”、 浙江理工大学的“贴接法自动蔬菜嫁接机器人的研制”等项目都因为实用性强得到评委们的肯定。据统计,这些年有1/5的“挑战杯”作品实现了成果转化。

推荐阅读:

病虫害防治工具——喷雾器保养方法

环氧耐磨地坪施工必须记住四大要点

水性环氧地坪涂料的设计与施工简介

砂浆防水剂:十三年蜕变 树行业标杆

(来源:每日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