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股上市并非进了安乐窝【评论】

2011年06月01日 09:38中国花卉报

中国园林网6月1日消息:园林企业该不该上市?当下的时机是否成熟?业界一直持有不同的看法。身份的置换不一定是企业从此蒸蒸日上的标志,而是步入了一个约束更多、要求更严的新考场。  

最近一段时间,“园林股”整体表现差强人意———绿大地“披星戴帽”、股价连续跌停,一度处在退市边缘;“大牛股”东方园林今年以来股价持续下挫,市场热度与上年比形成了巨大反差。“园林股”身价大跌再一次印证了资本市场的两面性,企业在迅速募集大量资金的同时,风险也时刻存在。羽翼未丰的园林企业能否适应资本市场的大风大浪,多少让人有些担忧。  

从绿大地成功上市那天起,园林行业开始和资本市场联系到一起;从东方园林创下“天价股”记录的那一刻起,园林行当开始进入更多投资人的视野;随着第二股、第三股、第四股陆续亮相,园林企业在资本市场的阵营逐步扩大,这一股市新板块自然受到投资者和机构的强烈关注,加上机构在舆论上的推波助澜,园林产业一跃成为公众印象中最热的朝阳产业,园林股自然也成为资本市场的明星股。  

然而,绿大地“熊”冠沪深两市,东方园林股价暴跌,使得投资者的热情有所减退。绿大地“挂星”源自发布虚假信息,东方园林暴跌源自市场对园林工程回款能力的担忧。机构和投资者这才回过头来,想弄清楚园林企业的运营方式及园林行业的发展特点。园林股从大牛股到大跌股无疑加重了公众对园林市场的疑虑。  

事实上,嫁接资本市场是一件好事,这是园林行业成长的关键一步。单从几家公司近期狂揽绿化大单来看,园林公司已经尝到上市的甜头。由于资金充裕,在承接大型施工项目时实力倍增、更有了底气。绿大地四川承接5亿工程,东方园林浙江拿下6亿大单,棕榈园林山东斩获17亿份额。他们在短期内所承接工程规模之大,前所未有。  

这是上市效应带来的丰厚回报,值得庆贺。在尚未上市的园林企业眼中,资本市场俨然就是迅速成长的助推器,这一融资平台极大地诱惑着众多园林公司。对于上市,很多企业热情高涨,正摩拳擦掌,急于登场。  

东方证券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市政园林市场未来5年市场份额高达5000亿元。暂不论证这一数据的精确程度,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趋势来分析,园林绿化的需求量会进一步放大。有预测称,未来20年,仍是中国城市化持续发展的黄金时期;到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超过50%,生态景观的刚性需求仍将为园林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园林市场潜力毋庸置疑,但行业最致命的短板也不容回避:虽然利润可观,但回款周期较长,这是由园林工程业务的特点所决定的。很多园林公司正是没有能力垫资而接不到像样的工程。不难想象,由于回收账款周期比较长,随着经营规模逐步增大,应收账款的问题会更加突出,现金流状况也会愈发糟糕。另外,经营生产成本不稳定、行业分析数据缺乏等都影响着企业的运行和对市场的判断。  

在资本市场,即便是体型壮硕的巨人,也有可能轰然倒下,其间的失败案例不胜枚举。良好的运行可以带来丰厚的效益和诱人的回报;反之,一旦在经营中出现问题,必然会背上沉重的包袱,付出惨痛代价。在新的游戏规则下,如何舞好资本运作这柄双刃剑,园林界的掌门人们必须自问:在上市前,自己是否真的已做好准备?  

上市是园林企业的机遇,也是中国园林产业的机会。我们期望业内企业能够借助资本市场迅速成长。据业内消息,目前至少有3家园林企业正在进行股权分置改革,运作上市事宜。相信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园林股”将进入到更多人的视野。嫁接资本市场的园林企业今后的走向如何?他们在步入考场后表现怎样?这一切有待时间验证。

推荐阅读:

东方园林(002310):度假园林市场容量巨大

棕榈园林201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棕榈园林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届监事会第一次会议决议公告

借力城市化发展 园林双雄分享行业增长盛宴

(来源:中国花卉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