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山植物园遭白蚁入侵 门框里挖出89对蚁王蚁后

2011年05月31日 09:48南京晨报 

中国园林网5月31日消息:南京中山植物园的标本馆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标本馆,其中包含数千份珍贵的模式标本。这么“核心”的地方,不久前却遭到了白蚁的攻击。为此,植物园的工作人员以及白蚁防治专家开展了一场“抗击白蚁”的“保卫战”。

馆藏70万份标本 华东地区首屈一指

南京中山植物园的标本馆内藏有植物标本近70万份,收藏范围涵盖我国所有的省份及世界各大洲,尤以华东地区较为全面,还收藏有相当数量的台湾及日本的标本。收藏类群包括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及被子植物。通过植物标本的收藏,利用丰富的馆藏标本,植物园的研究人员在植物分类与演化及重要资源植物的研究方面获得了许多重大的成果。中山植物园标本馆馆长刘启新介绍,植物标本作为重要的科学资料,其所含的信息在人们认识了解自然界的过程中具有极大的意义,建立标本信息数据库,可以让人们更方便更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资源,在较大的范围内做到信息共享,“近年来,我们着手进行标本信息数据库的建设,现已录入包括模式标本在内的标本数据30万条。”

89对蚁王蚁后寄居 挖出的“地道”能埋管道

刘启新介绍,前一阵发现房间内有些白蚁飞来飞去,以为是风吹来的,所以也未加留意。可是,有一天办公室的木制门框上,也有小小的白蚁飞出来时,这让标本馆的工作人员不敢掉以轻心。

于是,标本馆从湖北请来了专治白蚁的刘利华师傅,“刘师傅只要用眼睛一瞧,就能看出哪里有白蚁了。”刘馆长指着他办公室木制门框上几道咖啡色的痕迹,“这些细小的痕迹,就是白蚁行动的路线。”在刘利华师傅的确定之下,“治疗白蚁的工程队员挑开了咖啡色的痕迹,里头果然藏了上百只米色的白蚁”。

而刘启新馆长又带大家看了白蚁已经被捣的巢穴,记者看到,这个巢穴就像地道一样,原本散落其中的木头已经被咬成蜂窝状,“每一个巢穴内都有一对蚁王蚁后,而且它们分工很明确,有的是负责工作的,而蚁后是负责繁殖的。”最后,工作人员挖出了89对蚁王蚁后,而巢穴大小不一,有的似管道粗,有的藏在木门中。原来,白蚁的社会阶级非常明确,白蚁中有蚁后、蚁王、兵蚁、工蚁。而白蚁与蚂蚁虽一般同称为蚁(见蚁总科),但在分类地位上,白蚁属于较低级的半变态昆虫,蚂蚁则属于较高级的全变态昆虫。

筑起“长城”抗白蚁 保卫标本重地

植物园的标本馆建于1987年,这么多年来,每年标本馆都会用药水对标本馆进行闭关杀虫。杀虫时间一般为一星期,因为药水的挥发性极大,所以标本馆会闭馆一星期。但是这并不妨碍白蚁在此筑巢,“因为白蚁的生存,需要专门的水分供应,以维持群体的水分和湿度需要。所以植物园这里潮湿的环境,成为它们的乐居场所。”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围剿白蚁,为了避免标本馆周围环境中的白蚁再次侵入标本馆,工作人员在标本馆的周围埋了一圈药水,仿佛一个“长城”保卫着标本馆。

推荐阅读:

厦门:《白蚁啃倒大榕树》之后续

厦门:白蚁啃烂树根大榕树突然倒下 部分居民暂时撤离

海南白蚁危害严重每年吞噬1.5亿元 仍未受重视

福州梅柳路白蚁疯狂啃行道树 树身不同程度毁损(图)

(来源:南京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