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5月26日消息:上海本地某些物种的减少与外来物种入侵有密切关系,比如市民随意放生的巴西龟会吃掉水中的其他生物;互花米草会侵占芦苇、海三棱藨(biao)草的“地盘”……
针对互花米草导致崇明东滩部分区域芦苇和海三棱藨草减少、直接影响候鸟食物来源的问题,昨日记者获悉,一场专项治理行动已于近日展开。
互花米草是上世纪80年代末从美国引进上海的。当时引进是因为这种植物有良好的促淤作用。
复旦大学有关东滩动植物的一项调查显示,互花米草的分布区面积已超过 1933公顷,比2005年至少增加了286公顷,面积相当于2个世纪公园的大小,东滩地区滩涂植被总面积约一半都成了互花米草的天下。
不过种植经验表明,虽然在互花米草丛中也生活着光滑狭口螺、中国绿螂等不少底栖动物,但事实上,种植互花米草这种植物弊大于利。
专家介绍说,在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的滩涂上,曾经随处可见一种叫海三棱藨草的植物,它是天鹅、白头鹤和各种野鸭最喜爱吃的一种植物。但近年来,它在滩涂上的生长日益稀疏。
除了海三棱藨草外,芦苇也曾是东滩最常见的植物之一。但这几年,芦苇同样也越来越少,且长出来的芦苇越来越细。
专家表示,海三棱藨草和芦苇之所以有这样的命运,主要是因为互花米草侵占了它们的生存空间。
消灭互花米草,等于在拯救候鸟。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透露说,互花米草治理示范工程已启动,将通过采取物理、化学治理方法的比对,寻求治理互花米草的最佳方法。
(来源: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