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行道树树冠被“剃头” “护绿”该指望谁?

2011年05月18日 09:27武汉晚报

中国园林网5月18日消息:眼看着又入夏了,武汉的夏天有多热,全国人民都清楚。盛夏里的一方绿荫,无疑弥足珍贵。但有些人为了一己私利,偷偷摸摸砍去行道树树冠,可能是想露出绿荫遮盖的门面、招牌。对此,本地媒体刊登了《江城行道树频遭“鬼剃头”专家呼吁举报毁绿行为》的报道。

众所周知,人行道是公共所有,种在上面的树也是公共财产,私人不得随意侵占、损坏。肆意毁绿,往轻了说是没有公德,往重了说是违反《武汉市城市绿化条例》。不过,重也重不到哪里去。这条制定于2003年的条例规定,园林执法以劝说教育为主,行政处罚为辅,大树“剃头”最重处罚是1000元左右。

权衡一下作恶的成本,实在很小,惩罚还往往到不了位,这大概是毁绿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报道中称,去年武汉接到毁绿投诉871件,其中不少涉及“剃光头”。最有力的武器原来成了一把生锈的鸟枪,端出来吓不到人,更谈不上约束制止。园林部门对此很无奈,也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寻求公安部门协助、半夜埋伏以图抓现行等,都无功而返。

事情几乎陷入了僵局,该怎么办?武汉大学一位专家认可网友的建议,“曝光这些无良商家的名字,号召大家都不去消费,让其信誉扫地。”又谈到,要加强各执法部门的联动。

我认为这两条都不可取。前面那个,似有运动遗风,一时激动,就发动群众封杀这封杀那。类似的事我们经常可见。经验告诉我们,这么做既不理智,也没有效果。

多部门联动呢?也不靠谱。食品安全人命关天,比毁绿严重得多,相关管理部门多达22个,有足够的空间相互推诿踢球,管的人多了果然等于没人管,结果呢?大家只能闭上眼睛吃饭。毁绿事小,大概踢起来会更轻松。

这件事,算到最后,还是园林部门无法懈怠的责任。政府当初成立这个部门,不就是为了种树、护绿吗?不用指望群众、兄弟单位,园林现在缺的只是一件称手的武器那条8年不变的条例,也许早该鸟枪换炮了。

(来源:武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