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4月6日消息:黑龙江省伊春市大力实施“生态立市、产业兴市”战略,通过发展接续替代产业,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2010年,全市活立木总蓄积量比上年净增500万立方米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83.4%,伊春市再添“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十佳绿色城市”殊荣。
2010年,伊春完成造林绿化34.6万亩,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积139.7万亩,森林资源保护范围进一步扩大,累计3.9万人次参与爱心认领红松30.3万株,募集红松保护基金3030万元。椴树、色树等珍贵濒危树种已全面禁伐,全市自然保护区总数达21个,已建立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35万公顷,实现封山育林面积5180平方公里。全市受保护地区总面积1.3万平方公里,占辖区面积43%,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819.4公顷。
伊春还为林区承包职工开办小额贷款业务,累计贷款1753.2万元,承包职工共完成自费更新造林1.1万公顷,成活率超过98%,2010年职工发展林下经济总收入达4636万元,户均增收7010元。
全市加快了生态型产业发展速度,共开工建设旅游项目34项,累计投入资金5.7亿元。大力开发小兴安岭风力资源,已建成11个风电场,总装机容量40万千瓦。森林食品产业持续发展,全市共建立原料基地235个,2010年食用菌生产规模达到5.6亿袋,鲜品产量21万吨,药食兼用品种种植面积10万亩。全市已建成规模以上森林食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52户,资产总额达13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7.1亿元。
2010年,全市共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109项,申报专利83件,重点支持了森林食品开发及产业化、节能生态环保项目。通过将生态环境教育纳入到公务员、后备干部、企业负责人培训计划中,全市从业人员、农民、学生生态环境教育普及率分别达到75%、66%和99.8%。
伊春市提出,“十二五”期间,全市林木蓄积量要实现每年净增800万立方米以上,到“十二五”期末,全市森林蓄积量要增加4000万立方米以上。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