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打开城市心灵的窗户

2011年04月02日 15:35诸暨网

杨维桢

舞动暨阳

中国园林网4月2日消息:城市雕塑艺术作为城市文化的构成部分,代表了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文化水准和精神风貌,它不仅能传达出美好的视觉形象,更彰显出城市的文化、品格和历史的文脉,同时也构成了一种高雅的艺术环境,使生活于城市中的人们能够沉浸在浓重的文化氛围之中,感受到城市的脉搏和艺术气息。时代发展到今天,雕塑已成为城市文化和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景观的重要内容。

“於越三杰”、“治水英雄碑”、“三贤塑像”、“诸暨籍院士塑像”、“舞动暨阳”……循着一座座散落在城市里的雕塑,我们依稀可见诸暨这座有几千年历史的古城文明发展轨迹,让我们读懂了几千年於越文化的核心,也触摸到了现代城市跳动着的脉搏。

至3月底,我市第一批17座城市雕塑在城市广场、浦阳江两岸全部安装完毕。300多日子里,集我市文史界、艺术界以及社会热心人士智慧的结晶,全部化成了这些雕塑,无形的思想通过有形的雕塑,体现得淋漓尽致。

文化和艺术碰撞出“诸暨雕塑”的火花

2010年4月9日上午,在市建设大厦16楼会议室,中国美院的老师与我市来自文史界、艺术界的10多位知名人士济济一堂,共同讨论由中国美院造型艺术研究所策划的《诸暨市城市雕塑建设策划书》。

“美国纽约的自由女神、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这些都是城市的代言符号。应当塑造出一批经典的城市雕塑,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诸暨,知道诸暨厚重的历史。”

塑造一批代言诸暨城市的经典雕塑,大家达成了共识。但是,城市雕塑在诸暨不是件新鲜事物,而且过去已有的雕塑,对于其造型,一段时间里社会上曾有过相当大的争议。

整整一个上午,每一位与会人员结合自己对文化历史的多年潜心研究阐述各自观点,在雕塑造型上发表各自的见解。“雕塑不仅仅是美学,她与城市的文化历史、民俗风情等都有关联”。

“首先讲求艺术品位,主题突出诸暨文化”。最终,古越文化成为城市雕塑的总基调,用诸暨特有的文化扮靓城市之美。经过近1个月的推敲,5月1日,再次编写了《诸暨市城市雕塑建设策划书》,初步确定五年内建设100组雕塑小品。2010年第一批以“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时代精神”为主题的城市雕塑主要放置在城市广场、滨江路以及三角等处。

推荐阅读:

生物农药“欧美德”走红高交会

功能肥料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伊宁:大棚玫瑰 花香迷人销路好

广东“国际熊猫林”雕塑成最抢眼的创意景观(图)

 

[分页]

全民参与缔造出“诸暨雕塑”的完美

总体策划确定后,市建设局把2010年第一批雕塑的初步设计思想通过网络面向全国征集设计单位。确认的8家设计单位制订了70多套方案、共170多张雕塑设计图,最终入围77件。

6月初,市建设局邀请我市文史、美术界专家对入围作品进行“挑刺”,将修改意见整理成文字,反馈给创作者修改完善。然后,专家们又对修改好的作品进行第二轮评选。

经过层层筛选,9月16日,19件初步入选作品在《诸暨日报》和《诸暨网》进行公示,得到了市民的热情参与点评。设计部门广泛参考市民意见,不厌其烦地修改完善,力求让雕塑更完美。

浣纱南路原有勾践、范蠡、文种三人塑像独立分散布置,新设计拟将三人合并为一座大型塑像,以表述诸暨为越国古都这一史实。对此,一些市民认为,“背景浮雕应对越国发奋图强、强军兴农、鼓励生育、农耕兴国等有适当表现,否则就缺少内涵。越王勾践剑也可以在背景墙锻造兵器场景中表现”,“三个人物后半身可与背景融为一体,不要留空间”。专家组采纳了这个意见,设计部门将结合大家的意见进行相应的修改。

一些市民在看到将放置于城市广场的老火车站西施坐像图后,希望西施的颈与腰再柔和些,周围水池种上荷花来衬托。

“从作品确定,到小样制作,再到泥稿大样,一座雕塑落地,真犹如一个十月怀胎出世的小孩,个中艰辛尽在不言中……”市建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多少个夜晚,市建设局园林管理局会议室里灯火通明,市领导、文史艺术界专家、创作者围着一件件雕塑作品小样“评头论足”。

如今,伫立在城市广场的西施雕塑是老火车站西施像复制过来的。在制作泥稿大样时,创作者多次修改,但终不如意。最后,创作单位邀请了浙江美院的7位老师前往诸暨火车站,在老火车站西施雕像那里整整呆了一天,每位老师分工,各自负责西施雕像的几个部位,裙摆、手臂、脸庞……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拍照、琢磨,努力让仿制雕塑逼真。

“看一件作品泥稿大样,跑七八次杭州,那是家常便饭。”在确认雕塑泥稿大样的日子里,每一位参与者隔三差五往返于杭州、诸暨两地,以至于只要一闭上眼,头脑里就会闪现出雕塑泥稿的造型。

美丽工程铸就“诸暨雕塑”的魂魄

2009年,市委全会首次提出了“建设一批经典雕塑代言诸暨”的设想,去年《政府工作报告》又把设想具体化为一项民生实事工程。根据《诸暨市城市雕塑建设中长期策划》,我市城区将在5年内建成100座雕塑。

从1月下旬第一座雕塑落户东江公园后,至3月底,我市第一批17座城市雕塑全部安装完成。记者看到,无论是坐落在城市广场的“於越三杰”、西施坐像,还是浦阳江东岸的“舞动暨阳”,都可见到市民驻足观赏评论的身影,城市广场的几座雕塑更成了外来游客拍照留念的首选。

“雕塑成为今后我市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100座雕塑建成后,将给城市创造一个更加典雅的居住环境。”市建设局有关负责人说。

记者了解到,今年,市建设局下属单位市园林管理局一方面组织专家对2010年的城市雕塑立碑配文字说明,一方面着手2011年城市雕塑的实施,确定初步设计思路、摆放位置、组织创作征稿。今年,除了在城市主要节点摆放外,将选择3至5个居民小区旁的小游园进行放置。

推荐阅读:

生物农药“欧美德”走红高交会

功能肥料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伊宁:大棚玫瑰 花香迷人销路好

广东“国际熊猫林”雕塑成最抢眼的创意景观(图)

(来源:诸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