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4月15日消息:为了保护东街口南门兜两株古榕,地铁设计单位几易其稿。记者昨日又从市园林局了解到,地铁1号线沿线10株古树名木,实行就地保护。
据市地铁公司技术人员介绍,地铁公司将尽量少移树,不少地方的移树属于万不得已。在地铁1号线工可、初步设计审查、施工等阶段,有关单位都会请园林等部门提出意见,设计部门基本能按意见要求进行调整。
这名技术人员说,地铁1号线中移植树木的主要地段涉及华林路、鼓屏路、八一七路等,根据园林等部门意见,沿线有10株古树名木就地保护。
除了本报报道过的东街口聚春园门口1株二级古榕树、南门兜环岛1株地标式的古榕(名木)就地保护外,还有8株一级和二级古树将就地保护。
这8株古树为:上藤路一级古樟树1株、二级古樟树1株、二级古红榕1株、二级古榕树1株(4株古树均在旧鹤林医院内),省政府门前一级古榕树1株,五四北象峰站二级古榕树1株,新店车辆段二级古红榕1株、二级古榕树1株。
据了解,福州市在建设地铁的同时,各部门将本着“不砍树”“少移树”的原则确定需要移植的数量,并且在地铁工程后期将尽快恢复绿化。
相关链接
南门兜古榕来历
原福州市绿化工程处主任、省劳模余朝浦,是当年参与移植南门兜古榕树一员。
据他回忆,南门兜原来种植1株茂密的金钱榕,在文革时期被砍掉。住在附近的许多归国华侨对这株榕树很是怀念,认为在这里还是要有一棵榕树比较好。于是,他们向省市有关部门提出种树的建议。最后,在各方的协调下,1972年11月,时任福州市绿化工程处主任的余朝浦带队开始移树。
据他介绍,南门兜环岛这株古榕树是从现在的福州警备司令部后面移植过来的,当时去移植这株小叶榕时,胸径就达到0.6米粗,树干10多米高,包括挖下来的土球,这株榕树重量达到60吨。
余朝浦说,上世纪70年代的交通运输工具没有现在这样发达,挖掘工具也有限,挖掘这株榕树主要靠人力。当初移树时为了完整地保留树冠和根系,挖掘与搬运难度相当大,还出动了一辆汽车一起拔树。整个挖掘工作耗时两天多,移树过程中,工作人员不断地为榕树喷水,让它保持充足的水分。由于树大又重,要将树运到南门兜也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当时,他们特别制作了一辆10多米长的板车,前后各有16个轮子,要30多人来搬运这棵树。
推荐阅读:
(来源:福州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