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主要街路为何难寻果皮箱?

2011年04月12日 09:30长春晚报

中国园林网4月12日消息:清明节后,气温开始回升,市民纷纷走到户外活动休闲,近日媒体接到许多市民反映,街边果皮箱缺失和破损情况极严重。1日到7日,记者踏查了长春市几条主要街道,发现确实存在果皮箱配比不足和损坏严重的情况。环卫部门称,果皮箱缺损主要是人为破坏,呼吁广大市民要爱护公共卫生设施。

果皮箱损毁严重

1日,记者踏查解放大路沿线时,发现解放大路南侧一个果皮箱被严重烧毁,破损的果皮箱与美丽的街景形成鲜明对比,影响市容。

记者观察到,该果皮箱的木制外壳不知何时被烧毁,已经脱落,里面的不锈钢内胆暴露在外。

记者沿街边行走,又发现一个果皮箱也有类似现象。该果皮箱的顶盖被掀开,内膛被塞进了远超果皮箱容积的装修废料。

据了解,长春市的果皮箱大多是比较高级的双筒钢木果皮箱,这种果皮箱不仅外观漂亮,同时区分了“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对美化街道、保护环境、方便市民生活起着重要作用。然而这些果皮箱却时常被盗、被损,环卫部门无奈称之为易耗品。

人民广场至长春站无果皮箱

长春市市容环卫局环卫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城市街路果皮箱应当按照建设部颁发的《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和《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的要求设置。该标准规定,道路两侧或路口以及各类交通客运设施、公共设施、广场、社会停车场等出入口附近应设置果皮箱。同时,该标准还规定:商业、金融业街道果皮箱的设置间隔为50米至100米;主干路、次干路、有辅道的快速路果皮箱的设置间隔为100米至200米;支路、有人行道的快速路果皮箱的设置间隔为200米至400米。

长春市街路上果皮箱的设置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呢?记者随机选择了长春市几条重要街路进行踏查。

记者沿解放大路踏查发现,解放大路上,文化广场至西解放立交桥路段,路南共设置22个果皮箱,而路北仅有9个。根据地图测算,该路段长约2900米。记者观察到,这些果皮箱有的间隔很远,从文化广场沿解放大路西行近500米的万宝街有一个果皮箱;有的距离又很近,两个果皮箱距离间隔不到50步。

记者沿人民大街踏查发现,人民大街上,解放大路至人民广场约1100米路段内(不包括人民广场),路东和路西分别有2个果皮箱,设置在儿童公园、牡丹园门口和公交站点处。而在人民广场至长春站(不包括人民广场)约2000米路段内,记者没有看到一个果皮箱。这段街路从未放置果皮箱,还是它们都“失踪”了?一位环卫工作告诉记者说:“这个路段没有果皮箱,全被偷了。”

记者沿新民大街踏查发现,全长1446米的大道两侧只有6个果皮箱。

记者沿建设街踏查发现,建设街上,解放大路至西安大路这段地图显示全长1600余米的路段两侧只有3个果皮箱。记者观察到,该路段内共有9个公交站牌,仅有1个站牌附近有果皮箱。

没有果皮箱只好乱扔垃圾

果皮箱缺损不仅有碍观瞻,也给市民生活和环卫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在人民大街上,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行人。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从国外回来后,看见街路上飘飞的纸袋、行人随手丢弃的饮料瓶特别不习惯,弯腰捡起后环视一周常常找不到一个果皮箱,只好拿着走出很远,时间长了他也不捡了。

一位老奶奶说,有时接孩子放学,孩子吃完小食品没地方扔包装袋,拿在手里又太脏,只能扔在树下或花坛里。

在新民大街上,一位环卫工人告诉记者,果皮箱坏了之后被撤走,市民走过,垃圾没地方扔,只能扔在地上。“人家扔了我们就得扫,走一路捡一路。”

人为破坏是果皮箱缺损主因

记者就长春市街路果皮箱缺损问题采访了长春市市容环卫局环卫处。该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果皮箱属于易耗品,每年都有损毁,但现在还没有具体的统计数字,今年会不会新置、什么时候新置、新置数量和重点投放街路,都还没有确定。“这要看各区的统计数字和预算安排。”

工作人员表示,果皮箱损毁有多方面原因。一是市民投放的果皮中有烟头等燃烧物,引燃箱内垃圾导致木质外壳烧毁;二是部分市民或街路两边的商家往果皮箱里倾倒装修垃圾、碎石等,容易导致果皮箱破损;三是拾荒者推到果皮箱捡拾垃圾,更有甚者拿走果皮箱的铁制顶盖和内胆。

“最根本的解决办法还是市民提高素质,不要故意破坏。”该工作人员最后表示,人为破坏是果皮箱缺损主因,希望市民爱护公共设施,为城市营造一个美丽的环境。

垃圾分类从小处做起

采访中记者发现,虽然长春市的果皮箱大都是双筒结构,有明显的“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标志,但市民在投放时并没有特别区分。那么哪些垃圾可回收,哪些不可以回收呢?

根据国家建设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规定,可回收物是指,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废物,主要包括:1.纸类:未严重玷污的文字用纸、包装用纸和其他纸制品等,如各种包装纸、办公用纸、广告纸片、纸盒等;2.塑料:废容器塑料、包装塑料等塑料制品,比如各种塑料袋、塑料瓶、泡沫塑料、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硬塑料等;3.金属:各种类别的废金属物品,如易拉罐、铁皮罐头盒、铅皮牙膏皮、废电池等;4.玻璃:有色和无色废玻璃制品;5.织物:旧纺织衣物和纺织制品。

不可回收物指的是可回收垃圾之外的垃圾,常见的有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果皮、菜叶、剩菜剩饭、花草树枝树叶等。

垃圾分类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力支撑。根据一组网上数据,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00公斤;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减少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厨房垃圾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3吨有机肥料。在环境破坏的严重后果日益显现的今天,发展循环经济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

长春市市容环卫局环卫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是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垃圾分类每年都在宣传,但这不是喊几个口号、设置几个分类果皮箱就能完成的工程。日本培养垃圾分类用了30年,才建成完善的垃圾分类体系。”我市目前还不具备立即施行垃圾严格分类的软硬环境,这需要市民更多的参与、支持。
 

推荐阅读:

北京:新型吸扫车中关村上岗(图)

中国石材养护商圈已出现电子商务新平台

石材出口遭遇不当索赔 呼吁建立验货和行业标准

俄罗斯石材消费量巨大 进口以花岗岩为主

(来源:长春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