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4月1日消息:伴随春天轻快的脚步,上海及周边地区的市民开始筹划着到东海之滨的上海鲜花港去畅游郁金香花海;而对于全国各地的很多花卉生产、经销商来说,他们对鲜花港也有着期盼,世博会期间在中国馆内精彩亮相的“中国红”凤梨,今年是否可以从鲜花港获得种苗或者成品花。从行业前端的种源开发到市场末端消费,上海鲜花港都吸引了太多视线。在这片100万平方米的区域内,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将种源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农业集纳为一体,一条清晰的花卉产业链在这里完美呈现。当记者在生产温室内采访,在景观主题公园参观时,深深感受到这片花卉产业基地充满生机与活力。
科技奠定产业根基
科技创新是企业的生存之本。上海鲜花港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家骏告诉记者,在建立之初鲜花港就有很明确的思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些年来,鲜花港一直贯彻这个发展思路。正是因为对科技的重视,坚持不懈的追求,机会给了有准备的人。2010年上海世博会,鲜花港成为中国国家馆花卉供应单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红”凤梨在馆内一亮相就吸引了无数关注的目光,为能将最好的性状表现出来,鲜花港的技术人员在无法满足花卉生长标准的环境中,通过反复试验,多种方法调节,在保证观赏品质的同时延长了花卉寿命,“成功、精彩、难忘”在花上得到了印证,其品牌效应是任何广告都无法比拟的。同时,中国馆内“感悟之泉”荷花池内通过花期调控技术使荷花在4月至10月持续开放,成为国内首例。之后在11月举办的台湾国际花博会上,鲜花港的科研人员又让荷花在台北盛开。这些都是鲜花港科技人员通过科技攻关才得以实现的。
鲜花港以开阔的思路将科研创新工作进行得有声有色。依托中荷农业部上海园艺培训中心,与荷兰等花卉业发达国家深入开展交流与合作,一方面引入现代化先进生产设备,提升生产力;另一方面积极打造种源基地,与比利时德鲁仕凤梨种苗公司的深入合作,引入凤梨种苗研发体系,拓展了凤梨种苗的研发工作;引进国际市场重要的红掌种苗供应商荷兰瑞恩植物有限公司,推进了高档花卉种苗国产化进程。
科教兴市项目花卉种质创新和产业化发展关键技术、球根类花卉露地栽培技术、百合种球国产化项目等,鲜花港科研人员经过持续不断的开发攻关,一个个项目已实现从科研成果向市场的转化,结出了郁金香花节中的球根花卉新品种展示、2010年繁育200万粒国产百合种球、自主知识产权花卉新品种培育等一系列成果,科技之花灿然开放。
拓展产业链升级企业品牌
如果是业内人士在鲜花港参观,这里现代化的温室设施、高标准的生产以及高品质的产品,让人禁不住畅想花卉产业的光明前景。如果是一名普通消费者参观鲜花港,透过一个个精心设计的项目,不仅可以学习花卉知识,还可以享受现代农业带来的美好感觉。这正是上海鲜花港独有的魅力,她将产业中各阶段透过独具匠心的设计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也是其企业品牌能深入到各层面的重要原因。
在业内,鲜花港的红掌、凤梨等产品属于抢手货,很多经销商告诉记者,能当上鲜花港花卉的经销商可不容易,虽然产品价位不低,但上市后不愁卖。去年,在本报与鲜花港合作举办的“全国红掌凤梨生产技术与市场研讨会”上,有经销商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鲜花港花好,这里的人也好,早期刚入行销售花卉时,主管销售的陈经理帮了我大忙,细心、热情,到现在我都非常感谢她。”这些年,上海鲜花港品质如一的产品在业内获得较高评价,其销售与服务也获得良好口碑,品牌美誉度不断升级。
鲜花港主题公园占地48公顷,遍植各色郁金香,品种超过500个,播种种球300多万粒,每年春季的郁金香花展游人如织。魏家骏自豪地对记者说:“我们的主题公园是国家旅游局授予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也是观光农业中第一家获此殊荣的景点。”2010年为期40天的花展,吸引游客20万人次。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要求一年四季开放,为此鲜花港技术人员早在几年前就开始筛选适合上海室外种植的夏秋季观赏花卉,在郁金香花展后,又相继推出月季花展、水生花卉展、菊花展以及百合花展等。如今,鲜花港已成功从一年一季的郁金香花展向一年四季室外室内花卉常年开放的景区转型。
以丰富的产业资源为基础,鲜花港成功实现了花卉产业向观光农业的拓展,产业链得以延伸,经济效益显著提升。鲜花港用实践真实见证了花卉产业的魅力和持续发展的美好前景。
魏家骏说,根据时代发展,产业不断前进,鲜花港也在不断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宽产业,向产业链的更深层次迈进。目前,公司已在西双版纳开辟新的生产基地,建造20万平方米的温室,合作开发铁皮石斛。整合产业各层面,将产业做大做强,以发展的眼光制定未来的发展思路,鲜花港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花卉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