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3月24日消息:昨天,在盐都区秦南镇泾口村现代农业园,不少种植户聚集在新建成的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内,在气象信息员指导下通过市农业气象服务网络平台了解天气变化情况。种植户们兴奋地表示,不仅有气象信息,还有农业生产建议,真是帮了我们大忙,创高产的信心更足了。
据了解,目前我市首乌、花卉、草莓、西瓜、大蒜、菊花、滩涂养殖等200多个特色高效农业生产基地(企业)与市气象部门建立了合作关系,享受“量身定做”的个性化气象服务。
在大丰市丰收大地沿海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记者看到不仅生产基地有固定的气象观测站,在大棚内还有移动式的气象监测仪器,进行大棚对比观测科学试验、农业多灾种加密观测、高效农业气象服务指标研制等。园区管理办公室内还建有专门的LED电子显示屏,通过GPRS接收显示天气预报、自动气象站实时观测数据等。管理人员告诉记者一旦有灾害性天气,显示屏还会自动接收到气象预警信息,比如大风天气,气象部门会在第一时间发出大棚加固的提示。
在东台西瓜生产基地,气象科技人员深入田间详细了解瓜农对气象的需求,通过手机短信向农户发送短期和临近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并提供中期天气预报、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农村防雷知识等信息。此外,气象技术人员还推出了西瓜种植气象条件适宜性判别指标、西瓜销售指数等服务产品。
滨海是全国有名的首乌种植基地,首乌生长与气象条件关系非常大,当地种植首乌的土地都是从盐碱地改良来的,在种植过程中,除了要掌握气温、湿度外,还要随时掌握土壤温度、湿度和盐度状况。以前,农户要了解气象信息,需跑到好几里远的村部打电话问气象局,现在气象站就立在田头,农户随时可以掌握空气及土壤的状况,及时采取保墒措施。
据介绍,为适应现代高效农业对气象科技服务的要求,推进农业气象服务从关键农时服务向农业生产全程精细化服务转变,市气象部门在全市建立了10个高效农业气象科技示范基地,依托示范基地,研究出农作物关键生育期的适宜气象指标、病虫害指标和农业气象灾害指标,以及大棚加固指数、最佳打药时段、晾晒指数等高效农业生产系列产品。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江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