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3月18日消息:全省“三年大造林”工程过去了,如果你环全市各个地方转一转,定会感觉到,风比以前小了,漫天飞扬的沙尘变少了,光秃秃的荒山变绿了,周边的景色变美了,林农致富的消息变多了。这一个又一个成绩就是对我市“三年大造林”的最好诠释。
我市处在国家十大生态屏障和省五大生态区域建设范围之内,造林既是我市自身的需要,更是国家和省的要求、任务。作为造林重点市的我市也超额完成了造林绿化任务,三年共完成了绿化面积108.9万亩。其中,人工造林74.6万亩,封山育林34.3万亩,乡村全民义务植树2487.4万株。这标志着我市在现代林业的大方向上迈进了一大步,改善和优化了生态环境,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也为打造“生态市、园林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怎样才能防风固沙?造林。三年中,我市在治理西部风沙口为重点的防沙治沙工程中,营造出来千亩以上片林11个,500至1000亩的片林29个,100至500亩片林184个,使树木“扎堆”凸显出最大的森林防沙作用。
怎样让村屯、道路看上去更美?造林。各地也按造林设计施工,严格把握苗木,栽植、抚育、管理等关键环节,把造林纳入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三年间,我市有4123个村屯得到了绿化或完善了绿化工程,按照各地的实际,适树适种,选择了优良树种,如乔灌花、针阔叶树种,并依照国家和省规定标准,选择优质大苗对空白点进行了全面绿化,为国省道、县乡道路1030公里造林2万亩。
怎样把流失的薪炭林、农防林采伐迹地、荒山、废弃地,变废为宝?造林。以龙江县荒山造林为例,龙江县按山系规模营造片林,三年就完成了荒山绿化95座。各县(市)区也大打荒地、荒沟、荒坡和废弃地歼灭战,积极营造小片防护林、用材林和经济林,把视野内的宜林荒地、取土坑、闲田隙地都进行了绿化,极大地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全市在这些方面造林面积达到17.56万亩。
怎样让造林后劲十足,形成良性循环?发展林产业,让林农见到效益。林果产业、沙棘产业、林下经济、生态旅游和林副产品加工等以前的边缘产业,现在也成为我市的林业特色产业,全市三年中已经营造果树1.9万亩,建果园195个,发展红松坚果林3355亩,山杏嫁接甜杏面积3500亩,新增桑树面积3600亩。这些产业正在逐渐走向成熟,也在促进全市林业产业建设向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并成为了各地能够依托的资源、环境优势,增强县域实力的强力助推器。
送走了全省“三年大造林”的老工程,又迎来了绿化龙江大地的新任务,植树造林绿化家乡仍将是我市的一项长期工作,造林时代远远没有结束。
推荐阅读:
(来源:齐齐哈尔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