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造林四百九十万亩是一个新起点

2011年02月21日 10:09山西日报姜飞云

中国园林网2月21日消息:据2月14日全省林业局长会议消息,我省2011年计划新造林490万亩。

由于这一重大任务是在全省重大旱情持续、万众瞩目水利的时节确立的,其意义便显得更不寻常。造林与干旱看似无关,实则密切相联。不必从林地涵养水源的生态学角度来分析,单是对三晋历史稍加回望,就不难明白林兴则水兴、水兴而民兴的发展伦理。

千百年前的三晋大地上有多少林地,古人鲜有统计,今人难以估计。不过,对往昔的水源稍加体察,就可以让我们对悠远的浩瀚山林有深刻感知。公元前647年,晋国发生饥荒,晋惠公向汾河对岸的秦国求援,秦穆公发动了“泛舟之役”,即派大批运粮船队从咸阳出发,经渭河而入汾河,将粮食运抵晋国首都(今曲沃一带),“秦晋之好”的美誉便由此而来。唐玄宗时代,大批粮食还“自太原仓浮于渭,以实关中”,即将粮船从太原经水大浪深的汾河抵至长安。不难想见,山西的水源曾多么丰沛。

唐代以后,自宋至元,特别是明代,山西的林地遭到了剧烈的破坏。为抵御北部蒙古族的侵袭,明朝不断加固长城,砍伐加剧。在汾河发源地管涔山一带,一方面惨烈的军事斗争毁林严重,一方面军民的吃住烧砍对山林的依赖度日益增大,此种景况一度绵延200余年。据对山西森林很有研究的翟旺先生研究,管涔山地区森林覆盖率在宋代约60%,明末降至15%,清末更是低至10%。至民国军阀混战时期,这一带的山林更是空前贫瘠。到1949年,全省仅残存森林551万亩,森林覆盖率2.4%。

人口数量不断增长,森林面积不断萎缩,水源水量不断减少,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各主要河流的争水纠纷不断升级,“水案”不断出现。通利渠流经越城、洪洞、临汾三县18村,自明清至民国时代争水激烈。《洪洞县水利志补》这样描述当时的争水景况,“罗刀茅,执器械,俨然如临大敌,必死伤相当而后已”。现在许多地区的传说,诸如“油锅捞铜钱”“三七分水”“水母娘娘”等,都源于缺水的苦痛。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特别重视水利建设,兴修了盈千累万的大中型水利工程。但是,投资再多,工程再好,最重要的前提是有充足的水源,而水资源丰沛的首要条件是有丰茂的森林植被。目前我省森林覆盖率比全国低2个百分点,全省尚有4000多万亩宜林面积。今后10年,只有确保每年造林400万亩以上,到2020年才能使全省森林面积覆盖率达到26%,即达到国际通用的生态良好指标最低线。

兴水先兴林,任重而道远。“绿化山西”是一项修补历史、基奠未来的宏大工程。正因如此,我们说,490万亩,只是个新起点。还是那片天,仍是那片地,过去曾经有过浓荫,今天应当还以新绿。密林间流淌的清溪、大旱年不缺的河泉,永远是无价可估的财源。

推荐阅读:

去年冬天至今 武汉市共人工造林2.54万亩

大连:林业局捐资近7万元绿化造林 建设“绿色大连”

江苏:洪泽今春造林绿化重推五项工程

太原:财政出资30亿今年计划完成新造林57.55万亩

(来源: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