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2月21日消息: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倡导的“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已成为一种新的城市建设理念。
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是由全国政协环境和资源委员会、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于2003年共同发起的,得到了全国各地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参与。目前,全国已有14个城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我省的威海市名列其中。
一
2010年,济南市委、市政府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做出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森林泉城”的总体部署,出台了《关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森林泉城的意见》。2010年2月26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林业工作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动员大会,在全市吹响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进军号,将在济南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山、泉、湖、河、城与森林相融合的国家森林城市。
未雨绸缪,规划先行。为强力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济南市邀请省内外专家协助编制规划,出台了《济南市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纲要》。规划布局为“一核、两区、三带、四极”,力争用5至8年的时间,新增有林地1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重点实施城镇绿化提升工程、南部山区营造林工程、北部平原风沙治理工程、水系生态绿化工程、湿地恢复与保护工程、破损山体治理工程、绿色通道工程、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现代林业示范园区建设工程和林业产业化推进工程等10大工程。
二
“森林城市全民共建,美好家园你我共享”,“我在森林之中,森林在我心中”……随着创建活动逐步深入,这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宣传用语已成为济南市民的心声。
为进一步营造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浓厚氛围,济南市林业局创建了《森林泉城》刊物,并利用报刊、电视台、固定宣传牌等形式,积极宣传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去年以来,我市的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屡掀高潮。
2010年3月12日,市五大班子领导带头在东部规划区现代林业示范园区率先垂范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3月29日,召开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市领导要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把创建工作作为打造低碳宜居城市和改善民生的创新之举,摆在突出位置,进一步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创建工作。
5月11日,召开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指挥部全体成员第一次会议,市领导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细化分工、明确责任,以加快推进创建工作。
9月27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市领导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真抓实干,确保创建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12月22日,召开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指挥部全体成员第二次会议,回顾总结了全年创建工作,通报了“十大工程”考核结果,同时对明年创建工作进行了思路性的安排。
南部山区、黄河沿岸,济南大地播绿队伍络绎不绝,各个建设项目遥相呼应,全市生龙活虎地排练了一场创建工作重头戏,启动实施了十大生态建设工程。
城镇绿化提升工程。在中心城主城区组织实施森林公园建设、东护城河通航工程和百花公园提升工程等市级重点工程,稳步推进区(县)级公园、街头游园及社区公园和道路绿化景观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目前,建成区已完成新建绿地356万平方米,完成年计划的109%。县城建成区完成新建绿地125.1万平方米。
南部山区营造林工程。按照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工程监理、统一检查验收的模式,采取市场化运作、合同化管理、专业化施工的方式,实现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和高效能管理的有机统一,加快了荒山造林建设步伐。目前,全市共完成荒山造林8.9万亩,占计划的111%。
北部平原风沙治理工程。坚持植树造林,重点治理沙化土地,完善和建设农田林网,利用四旁隙地营造围村林,构建平原防风固沙的生态屏障。目前,全市完成风沙治理造林2.96万亩,占年度计划的118%;新建完善农田林网17.4万亩,其中新建8.5万亩,占计划的102%;利用四旁隙地植树980余万株。
水系生态绿化工程。各级加大了水系生态绿化工作力度,通过在河流、渠道、水库和湖泊周边组织开展植树造林,实现了绿化、美化,提升了环境承载能力,保障了水系生态安全。完成水系生态绿化3.7万亩,占计划的105%。
推荐阅读:
湿地恢复与保护建设工程。按照创建工作总体规划要求,去年计划将济西湿地、平阴玫瑰湖、商河大沙河和济阳澄波湖4处湿地建成省级湿地公园。目前,已完成了省级湿地公园建设总体规划,并通过了山东省林业局组织的专家组评审,正式批准为省级湿地公园。同时,济西湿地公园和平阴玫瑰湖湿地公园已完成了国家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论证、国家林业局专家组的现场考察评审等工作,现正待批中。
破损山体治理工程。采取工程措施修复山体,坚持植树绿化美化山体。目前,在建的8座破损山体整治任务已经完成任务,新开工的4座破损山体整治正积极推进,目前已完成土石方工程。
绿色通道绿化工程。以提升绿化档次、加大绿化体量为目标,以护路、固土、美化为主要功能,重点对国道、省道和城市出入口进行了绿化提升,高标准打造道路绿化节点,提升道路景观面貌。目前,全市完成国道和省道干线公路绿化449.4公里,完成年计划的112%。
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依托风景名胜、独特地形地貌、现有林场和规模林区,按照森林公园建设有关标准,积极开展了森林公园创建工作;在立足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自然保护区保护力度。去年计划新建市级森林公园2处,目前已有波罗峪等6处公园通过专家评审,达到市级森林公园建设标准;计划将大寨山市级自然保护区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现已完成任务。
现代林业示范园区建设工程。一是在高新区巨野河办事处利用原煤矿采空区,规划建设集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科研生产于一体的综合生态景观园区。目前,示范园一期工程规划已经完成,并与济南市高新区巨野河办事处等相关单位签订了土地租赁合同,现正积极做好工程建设各项筹备工作。二是加大经济林标准化生产基地和特色林果示范园建设力度。结合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按照一镇一品,一村一业的要求,科学规划,认真实施,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新建标准化生产基地8处,特色林果示范园12处。
林业产业化推进工程。按照市委、市政府“做大林果花卉业”要求,编制完成《济南市林果苗木花卉产业振兴规划》,通过抓龙头、带基地、建园区、创品牌,狠抓了干鲜果品、林木种苗花卉、速生丰产林、森林资源综合利用,培植林业龙头企业,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加快发展林业产业。目前,全市完成新育苗2.2万亩,占计划的145%;完成退耕还林4.3万亩,占计划的107%;新发展林下产业3.3万亩;新上林产品加工企业88家。
各级各有关部门通过认真履行职责,科学规划、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取得良好开局,圆满完成了年度计划任务。据统计,去年,通过公开招标,城郊生态风景林建设改造提升工程全面铺开,四旁植树和义务植树1000余万株,参加义务植树近203万人次,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1%。全市共完成造林面积20.4万亩,占年度计划的113%;森林覆盖率达到30%;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7%。
三
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创建工作的总体部署,今年工作的具体任务目标是:完成城镇绿化370.6万平方米;完成造林19.5万亩,其中荒山造林8万亩、退耕还林5万亩、沙化土地治理2万亩、水系生态绿化4.5万亩、新建完善农田林网11万亩;完成4座破损山体绿化工程,新开工治理5座;完成国家、省及公路绿化总量的90%,县乡公路绿化总量的40%,森林覆盖率增长1个百分点以上。为确保上述目标的实现,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进一步完善创建工程规划。各级各有关部门在制订年度计划和工程建设规划时,要与全市国民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和《济南市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纲要》搞好衔接,注重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与生态市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保护生态环境与优化人居环境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打造精品,特别是要围绕“十大重点工程”,强力推进一批规模大、档次高的重点和亮点工程,在城市主要出入口、城乡结合部进行高标准节点绿化,重点整治济南南北大门,加大城市休闲广场建设,实现多数市民出门500米就有休闲绿地,全面提高城乡绿化美化水平。
进一步完善工作推进机制。一是积极探索重点工程的监管机制。对“十大重点工程”建设实行全过程监理,做到实施有规划、验收有标准、质量有保障。二是建立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进一步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创建工作,并积极争取国家、省资金项目支持。三是建立资金监管机制。切实加强工程招标、资金使用的全过程监管,对全市创建工作的专项资金,严格按制度办事,提高使用效率,确保专款专用。
进一步强化组织保障力度。各县(市)区是创建工作的实施主体,要把创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既要各司其职,认真完成牵头承担的工作任务,也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形成优势互补与通力合作的工作机制。同时,加大创建工作宣传力度,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氛围,全面提高人民群众义务植树的尽责率。
随着又一个植树造林大好时机的来临,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同心同德,用绿色装扮家园。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建设下,泉城济南这颗黄河明珠将进一步和森林相拥相融,将更加和谐宜居,更加璀璨夺目。
推荐阅读:
(来源:济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