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经营释放森林多种效益-湖北荆门推进森林经营工作

2011年12月29日 09:06中国绿色时报

中国园林网12月29日消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走出了以利用木材为主的森林经营时代,森林的生态功能被重新认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显得愈发重要。

湖北省荆门市近年来林业发展风生水起,森林资源总量增加、森林质量大幅提升、森林资源结构优化、森林功能多重发挥,正是由于着力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实现了林业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创新理念、优化经营,筑造绿色保障线

2011年,荆门市通过实施重要道路沿线植树造林突击战、宜林地植树造林全覆盖攻坚战、新农村生态家园绿化美化全民战和争创国家森林城市筹备战等工程,共完成人工造林32.4万亩,同时抚育中幼林32.7万亩、改造低产林20万亩,并建设林业板块基地22万亩。全市编制了城区、漳河等重点生态区和旅游重点镇的区域生态规划。

目前,全市植树造林由单纯的绿化荒山和植造用材林向主要种植经济林转变,发展了京山油茶、钟祥核桃、屈家岭黄桃等板块基地;林业工业由单一的木材加工业向森林食品业、森林饮品业、木本油料业、生物能源业转变,发展和壮大了一批龙头企业;木材加工业由出售原材料向深加工和终端成品制造转变;造林基地由实用型向观赏型转变,形成了国道、公路等多条绿色通道、长廊;一、二产业向三产业转变,建成百公里森林生态旅游长廊,抚育和发展了长廊周边160万亩森林和40万亩景观林。

创新模式、集约经营,锻造增收聚宝盆

荆门市动员和支持各种经济主体投入森林经营,市委、市政府制定涉林优惠政策、宣传林业比较优势,吸引和促进实力型经济实体进入森林经营行列,优质资产注入林业产业,优秀技术人才加入林业工作队伍,使林业集聚了大量资金、技术、人才、市场和劳力资本。

为更好地调动林农经营林地、经营森林的积极性,荆门市林业部门研究制定了林粮、林油、林药等11种立体种植(养殖)模式技术要点发放给林农,并通过市、县、乡、村四级林业管理队伍和技术队伍对林农进行技术指导。同时,林业部门协助和指导有关企业和林农制订产品标准、注册产品商标、形成品牌效应、做大集散市场。

荆门市通过整合林场,鼓励林农参与,形成了全省最大的花卉苗木集散地,成立了138个林业专业合作社、82个花卉苗木销售公司,培育出漳河柑橘、三阳板栗、纪山香樟等多个林产品名牌。

创新技术、科学经营,织造安全防护网

2010年冬季以来,荆门市遭受三季连旱,森林病虫害多发。荆门市林业部门启动病虫灾害模拟预测系统,利用信息预警平台和媒体,及时发布预测预报信息和防治措施,使各地提前做好物资储备和技术培训。最终,全市实现了大旱之年无大灾。

荆门市林业部门编制和实施了基地造林技术规程,加大良种繁育和品种比对试验,成立优质小苗繁育中心,提供适地适树良种壮苗。

全市投资1200万元,实施森林防火项目,添置和更新了防火物资、装备和器材,推进森林防火自动监测工程,中心城区火情、灾情实现了24小时监控。同时,加强森林防火队伍建设,重点训练48支防火专业队。2011年,全市有效扑灭森林火灾36起,继续实现无重大火灾事故和无人员伤亡的目标。

市林业部门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一方面严厉打击私砍盗伐行为,一方面放开农民房前屋后自栽树木的采伐限制,采伐办证率、办证合格率、案件查处率均超过95%。通过加强木材检查队伍建设,全市保证了重点项目用材和市场正常流通,有效制止了各类违规作业。

创新管理、持续经营,打造核心竞争力

变约束性管理为激励性管理,变少数人介入为全民性参与,变单一的政府投入为撬动民间资本,变农民的副业为专业公司和农民的事业,提高了荆门市林业在各经济门类中的竞争力。

荆门市委、市政府继2010年出台《关于加快国家现代林业示范市建设的决定》后,2011年又发出《关于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的实施意见》。文件对各级党委、政府、部门支持林业发展的责任,对开展碳汇造林试点、造林认建认养活动,对各经济实体投资林业的优惠政策作出了明确规定。

2011年以来,荆门市已累计争取退耕还林补助、低产林改造、林业血防林、森林防灾、中幼林抚育等国家项目资金1.4亿元,撬动社会资金投入林业5亿元。全市加大林区交通、水利、电力设施改造力度,改善林农和林业企业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将国有林场783户危旧房纳入了棚户区改造项目。

推荐阅读:

江西:永丰“森林十创”绿化城乡

重庆铜梁五举措推进森林工程建设

重庆渝北“城市森林工程”明年将新增373万平方米绿地

甘肃山丹县今年建成城市景观绿地3000平方米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