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萧山老小区健身器材集体换新颜

2011年12月20日 11:06萧山网

崇化社区健身点换上了新的健身器材。

中国园林资材网12月20日消息:太空漫步机、扭腰器、双位荡板……社区公共健身器材是很多市民晨练、散步之余的健身首选。然而,萧山不少老小区里的健身器材因为利用率高,很容易“缺胳膊少腿”,如果“带病上岗”,安全隐患不小。

近日,崇化社区、拱秀社区的不少居民发现,社区健身点的老旧健身器材全都焕然一新了。记者了解到,从今年12月起,城厢街道将对老小区的老、旧健身器材进行陆续更新、维修,让存在安全隐患的器材彻底“退休”。

52件健身器材换新颜

62岁的鲁阿姨是崇化社区健身点的常客,只要不下雨,每天早上6:15-6:45和傍晚6:30-7:00是她铁打不动的“健身半小时”时间。半个月前的一天早晨,鲁阿姨来到健身点时,发现所有健身器材都被包裹着一层厚厚的黑色布条。

“我以为是天气冷了,裹在冰冷的器材上给我们保暖用的。走进一看才知道,这批器材全部被换成新的了,旁边还贴了‘油漆未干’的纸条。”鲁阿姨说,虽然暂时不能使用,但自己却像是吃了颗定心丸,“来这里健身的人很多,漫步机的踏板早就破了一块,有的器材螺丝松动了,让人不是很放心。”

昨天,家住高桥住宅区的陆女士也发现,高桥幼儿园旁的拱秀社区健身点同样有了新变化。“以前那些破旧的健身器材全变成崭新的了,锃亮锃亮的呢!”

记者从崇化社区了解到,社区健身点的健身器材是在12月上旬完成更新的。由社区申请、街道牵头、区体育局批准,使得32件老旧健身器材集体“退休”,更换成“新兵”。紧接着,拱秀社区也对健身点的20件健身器材进行了统一更新。

老小区健身器材利用率高、老化快

“老小区里老年人多、孩子多,健身器材最受青睐,使用率很高。”城厢街道社会事务科工作人员曾对街道里几处健身点做过调查,发现崇化社区、拱秀社区和燕子河社区,是健身器材利用率最高的三大社区,器材的维修频率也最高。

工作人员介绍,原则上,公共健身点的健身器材每6年需更换一次,但有的器材因为日晒雨淋,使用频繁或使用不当而提前“伤残”,最常见的是油漆剥落、螺丝松动、缺油,还有把手、踏板等破损。为了市民的安全着想,这些“残兵弱将”必须“下岗”了。从12月起,街道选定了崇化社区和拱秀社区,先对这里的52件健身器材进行更新,涉及的器材包括活动腿部肌肉的搁腿杠和漫步机、锻炼腰部力量的腰力锻炼器和扭腰器、按摩手掌的太极云手、锻炼四肢肌力的滑行器,以及下肢锻炼器和上肢牵引器等10多个品种。

“近几年,到社区健身点锻炼的市民越来越多了,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孩子多的小区,健身器材已经没法满足人们的需要了,所以器材安全显得更为重要。明年,我们还将选取2个社区,对健身器材进行集体更换。”工作人员说。

发现器材破损,及时申报维修、更新

按照国家体育总局的规定,公共健身器材的使用寿命一般在5年左右。如果遇到使用率高,破坏程度大,一般会提前老化。区体育局负责人表示,如果市民发现健身器材有破损,一定不能将就,可以及时向所在社区反映,由社区再向所在镇街申报维修或更新。

记者从区体育局了解到,社区公共健身点的建设资金主要来自三部分,一部分是财政补贴,一部分来自体育彩票公益金,其余则由社区所在镇街承担。健身器材发放到各社区后,由社区承担日常维护责任。如果社区健身器材损坏,可由社区申报进行维修,符合条件的还可以办理更新手续。

目前,每新建一个全民健身点,区体育局都会给予40%-60%的补助,每12件健身器材补助1.2万元。“我们不仅鼓励基层多建公共健身点,还要求所在镇、街加强对健身器材的日常维护。”区体育局负责人说。

推荐阅读:

玉女峰雕塑获中国人居景观设计金奖

悬赏20万 广元征集标志性雕塑设计方案

广东省英德市依托“英石”带领农民致富

哈尔滨“火树银花”大型景观灯饰安装完成

(来源:萧山网)